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陈家现在落魄的,不得不巴结侯府,即使乔柔这话说的不好听,陈大夫人也只能忍耐着。二门出不去,来来往往的人又有丫鬟婆子们跟着,根本没给她们母女一点点儿的机会。

  于是一直到寿宴结束,表姑娘都还是清清白白一个人,除了那些跟着长辈进来请安的,剩下的,她连第二面都见不着。

  宾客散了之后,表姑娘回了自己的房间就气的砸了一套茶壶茶杯。

  乔柔特别淡定:“咱们府里不有规矩吗?谁砸的谁掏钱,表姑娘那丫鬟既然不顶用,那就顺便换一个,这个正好让陈大夫人带走。那咂了的茶具,也别忘记让那丫鬟给补上就是了。”

  这规矩防的就是那些一个气不顺,就喜欢砸东西出气的人。真当买杯子茶壶不要钱?一套拿得出的茶具,至少要好几两银子呢,侯府又没有开瓷窑,这些额外损失,当然不能是公中给出了。

  第84章

  陈大夫人事后来告辞,皮笑肉不笑:“侯府的规矩可真是森严,连上个茅房都有丫鬟婆子跟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了什么大贵人,需要保护呢。得亏我这是没乱走,我若是走的地方不对,怕不是当场会被抓起来吧?”

  老太太不明所以,看一眼乔柔,这府里的事情都是乔柔安排的,规矩严不严的,老太太是不太管的。

  乔柔笑眯眯的:“昨儿寿宴来的人多,我这也是为了宾客们着想,万一出了点儿什么事情,侯府这招牌,在京城可不是最大的,得罪了人是小,就怕埋了祸根。陈夫人大约是长时间不在京城,所以不知道京城这边的习惯,不管谁家摆宴,这规矩都是要齐整起来的。”

  除非是真不在乎自家的名声了,那规矩就松松散散的。

  尤其是早些年出了程家给楚王下药的事儿之后,京城家家户户都赶紧的整顿门风,尤其是招待客人的时候,那规矩叫一个严格,没成年的小姑娘们想见一见外男,那是比早些年的时候困难多了。

  你主人家的先将规矩给立起来了,就是客人自己,也来的更安心些,也会觉得自己在你家做客是不会被陷害什么的。

  乔柔又不傻,若不是家家户户都这样,她敢将客人们当贼一样防着吗?

  陈大夫人还想说什么,乔柔就转头看老太太:“就是出了程家那事儿之后,大家都不爱上别人家做客。就是去了,也是身边多多带着人的。”

  老太太恍然大悟:“难怪我说这些京城安静了许多,什么赏花宴诗会之类的,少了许多。”

  为的什么啊,就怕太子看见了又勾起伤心事儿。

  陈大夫人虽然远离京城,但程家这事儿闹的不小,她也是听表姑娘说过的,脸色变了变,就很识趣的不再提起这话题了。只转头说了要告辞的事情:“本来是想多陪伴姑母一段时间的,只是家里事情多,我若是一时半会儿的撒开手,那家里有积年的老人儿,倒是不妨事儿的,可这时间长了,亲戚们来往啊,乡邻们走动啊,嬷嬷们就不敢拿主意了,再者又将近年底,我还是早些回去看着比较好。”

  老太太也没多留:“是啊,这当家的主母,确实是不能离开太久的。”

  “我唯独不放心的就是舒巧和子轩姐弟俩,我知道姑母向来是个心善软和的,倒是不担心他们在侯府受委屈,只是担心舒巧的婚事和子轩的学业。”

  陈大夫人叹气:“我昨儿瞧着侯府将她们姐弟养活的这样好,就想着舒巧这样的人品,嫁到乡下地方,就实在是太委屈了她了,可这京城,我也不认识什么贵人,她这婚事我就帮不上忙了,还请姑母日后多多留心,帮她相看一户人家,不说别的,只配得上她这人品就好。”

  这话就说的有点儿虚了,什么叫配得上她的人品?表姑娘的人品是如何的?那是看侯府的教养和侯府的地位的,侯府觉得这教养可以,侯府在京城的地位比较高,那就说明表姑娘的人品是一样的高的。

  不提家里钱财,不提男方人品,只说自家这姑娘的品格,陈大夫人的意思也是很明显了。

  老太太也不傻:“我这把年纪了,家里的事情早就不做主了,舒巧的婚事,还是要劳累阿柔的,前些日子阿柔不是给相看了两家吗?”

  陈大夫人当时就挑剔许多,老太太接着说道:“我瞧着阿柔挑选的就挺好的,你若是不满意,不如说说你看中了谁家,若是阿柔能帮忙,那自然不会委屈了舒巧的,若是阿柔也帮不上忙,那我老婆子可也没办法了。”

  意思就是你陈家若是看不上乔柔挑选的,那陈舒巧的婚事,你们就自家做主吧,和侯府可就没关系了。

  陈大夫人也是听懂了的,脸色稍微的僵硬了一下,立马又笑道:“我这个当娘的,自然是想盼着舒巧能有个十全十美的婚事,不过这世上,十全十美的事情太难得,日后,还是要侯夫人多多帮忙掌眼。不说大富大贵,只求日后能有余力照看她那兄弟姐妹。”

  她自家能找到什么好的,人家还不得是要侯府的态度吗?陈大夫人很识趣,但同时也将自己的要求摆在了明处。

  老太太耷拉着眼皮子不想和她搭话了,乔柔更不想搭理,二夫人在一边笑道:“陈夫人是打算今儿启程吗?这会儿若是还不动身,怕是午时就出不了城门了。”

  再耽误就耽误一天时间了。

  陈大夫人脸色有些不太好,但还是赶紧起身了。她这边一走,乔柔就忍不住松口气,接着又忍不住叹气,这表姑娘的婚事,可真是老大难。

  老太太那心思,顶多也就分给表姑娘两三分:“她那婚事,你再给看两家,然后给陈家说明白了,必得选一家出来,否则咱们就不管了。倒是子轩那边,他那功课,你让人好好盯着,能培养就培养,若是连这个都培养不起来,陈家……”

  老太太也是有些心酸,陈家是真的落魄了,怕是再过个两三代,连家里银钱都要散尽了。以前好歹是官宦人家,后来成了富贵人家,再过几十年,指不定就成了乡绅人家了,要是还没个顶门梁的,那乡绅人家估计也当不了几年,或许就要变成贫困人家了。

  再提起陈家,谁还能想到百年前的辉煌呢?

  想一想就心里难受的慌,可她也没办法帮衬,难不成她老太婆还能再活个七八十年去照看陈家不成?

  她有子有孙,不能总是惦记着陈家。

  能帮的时候帮一把,也就只能是这样了。只求日后,老大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能多提携几分。若真是惹恼了老大家的,怕是不等自己闭眼,老大就能将陈家给扔到一边去了。

  老太太心里叹口气,又说起楚瑶:“她昨儿表现的很不错,我瞧着就不用再送回到佛堂里去了,只是这段时间,也不好让她出来,先让她在自己院子里抄写些佛经什么的,回头送到护国寺供奉起来。然后,再请个严厉些的嬷嬷给她,一来是给她讲讲最近京城里的事情,免得她出门惹了什么忌讳,二来,也压压她那性子,免得再走了错路。”

  和乔柔之前猜测的差不多,就算不关回去,可碍于乔柔的脸面,还是要照样不许楚瑶见人的,要一直到年底才行。

  乔柔是没意见的,忙应了下来。

  接下来就快要到年底了,乔柔的事情也多。偏楚侯爷大约是太想要个儿子,恨不能天天看着乔柔去锻炼身体,她这一天走下来,又累又乏,索性就将这采买上的事情,都交给了二夫人。

  反正二夫人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整天闷在院子里和个妾室争锋斗气,不如忙起来,多做点儿事情。乔柔手松,一场采买下来,二夫人至少能拿到手一千两银子。

  这银子不算是贪污,管家的人都明白的,有些损耗什么的,得提前算出来。这钱是照旧拿出来,但就是个备用的,管事儿的若是细心,这备用的就能节省下来了,到时候就算是个辛苦钱。管事的不细心,这钱省不下来,那一场辛苦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二夫人对此是十分感激乔柔的,连带着往乔柔这边走动都勤快了许多。

  当然,也有点儿坏处。这人一旦觉得自己和某个人亲密起来了,就势必会倾吐些私密的事儿,就像是二夫人,她觉得乔柔温柔可亲能相处了,这相处起来,难免就随意了几分,诸多二房的私事儿,也愿意说给乔柔听了。

  乔柔被迫接听了许多二房妻妾争斗的事情。

  曹姨娘性子柔弱喜欢哭,王姨娘长相艳丽性子出挑,敢随随便便穿些大胆的衣服去勾引二老爷。这庶子庶女们也不好教,有向着亲娘的,又有性子太过于懦弱的。

  庶女的性子不好,最后这名声也是要落到主母头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