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劳动服务公司(1 / 2)





  一、概况及沿革

  横钢厂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它的前身是厂生产、生活服务站。

  1971年5月,厂里为了解决粮户关系在厂的无业职工家属的劳动就业问题,成立了“五·七”连。1972年转为横钢附属水泥厂,大部分家属工成为水泥厂职工,尚有10余名中老年家属工挂靠水泥厂,以做临时工取薪。1978年8月这部份家属和新增加的家属工独立出来,恢复“五·七”连编制。1982年11月改名为厂生产、生活服务站,有职工42人。

  1984年5月,生产、生活服务站改名为厂劳动服务公司。1986年12月,杭州市经委批准厂劳动服务公司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家属工转为集体所有制职工,1988年6月,有47名集体职工转为全民职工,但企业性质不变。

  厂劳动服务公司现有职工174人,其中全民职工42人,集体职工132人。有女职工108人,占职工总数的62%。

  劳动服务公司党政工领导班子3人,由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公司设财务劳资、供销经营、商业服务、公司办公室等四个管理科室,管辖招待所,炉渣处理车间,铬加工车间,印刷车间等四个车间和五个直属班组(综合商店、缝纫组、汽车驾驶组、清洁组、劳务组)。现有坦克吊车两台,大小汽车四辆,印刷设备9台,装载机、破碎机、跳汰机等全套铬加工设备,拥有1329.71平方米的公司办公大楼一座。共有固定资产原值145.5万元。

  二、生产发展

  劳动服务公司前身—生产、生活服务站,极大部份成员是横钢职工家属,共有42人。当时靠搞一些搬运工作、擦修产品桶、卸石灰石、办保健食堂等,为总厂做些生产、生活服务性的工作,工资收入做一天算一天。

  1984年5月,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有职工45人,开业时既无厂房设备,又无固定性职业和固定收入,公司初设经理部、经营部和羽毛画车间。公司领导班子在总厂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原有基础上,逐年扩大企业经营。

  1984年主要营业一是办好家属区的综合商店,按职工家属不同居住区开设商店4家,方便职工及其家属购买日用品。4家商店,年营业额40余万元。

  二是加强对厂生产炉渣的处理和销售工作,以往历年生产炉渣由于管理不善,被用户哄抢,劳动服务公司派职工24人,分三班制作业,从卸渣处理、吊装、销售等工作,使冶炼分厂生产的废渣经过妥然处理,外销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和农用建筑材料。每年处理炉渣3万吨以上。营业收入达40~50万元。羽毛画车间因效益不好不久就停业。

  1985年4月筹建印刷车间,公司自筹资金,厂房设备投资16万元,同年7月印刷车间投产,共有职工13名,承担了横钢厂的全部印刷业务。

  印刷业务营业额逐年增加,1986年营业额9.6万元,1987年10万元,1988年13万元,1989年16万元。

  1985年全公司有正式职工85人,待业青年临时合同工39人,待业人员临时工46人,合计176人。

  1986年公司自筹资金23万元,建造1329.72平方米的服务大楼一座,下设综合商店,安置待业人员10人。

  1987年扩建印刷车间351.36平方米,投资5万元。

  同年购买大客车、小轿车、小工具车、大东风车等投资30万元,公司驾驶组开始经营往返杭州等客车运输业务。

  1987年3月接管了横铁厂的招待所的经营业务,当年全公司有职工144人,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53.07万元,实现利税总额76.4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为50.32万元。

  1988年新建厂招待所宾馆(二号楼)804.85平方米。由横钢厂投资32万元,同年新建招待所车库兼办公楼由服务公司投资8.2万元,房内装饰等投资9万元。

  招待所现有工作人员23人,近年营业额达8万元以上。(招待所工作见第八编第二章第六节)。

  同年6月筹建铬加工车间649.09平方米,由厂基建处设计承建设备,厂房总投资7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1989年8月1日投产至年底,加工碳素铬铁131.387吨,产值44.67万元。铬加工车间延续投产一年(至1990年7月),累计加工碳素铬铁325吨,计产值110.5万元,扣除全部投资和成本净盈利30万元。

  1989年劳动服务公司产值经营额达到475.79万元,比1988年增长5.5%,实现利税总额164.84万元,比1988年增长100.02%。

  1984年至1989年劳动服务公司累计总产值达1594.09万元,累计利税总额396.98万元。

  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职工收入显著增加,职工月平均收入299.53元,全年收入超过3000元,奖金浮动工资与总厂同步,1989年对合符条件的职工增加三档浮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