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麟儿_88(1 / 2)





  他是个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想便想了,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只是圣人御驾亲征、太子奉旨监理国事后,这蠢货让一帮狐群狗党捧得飘飘然、又给有心人挑唆,竟生出了……大逆不道之心,利用户部的职司和臣的名头做手脚,将运粮的路线泄给了一帮马贼,欲图以粮草遭劫拖延征北军进程;不想却在同马贼交易时被一同僚逮了个正着。

  子渊只知慌乱;那马贼却是个心狠手辣的,将人宰了便扬长而去,独留子渊在那儿手足无措……子渊别无他法,只能上门向臣求助。臣知兹事体大、未敢轻忽,遂让家中仆役缚了子渊后连夜入宫请罪,只盼一切尚能亡羊补牢,不至于因此……

  姚景迁是个有能力又识时务的聪明人──不然也不会给帝王选来替爱子管家了──知道妻弟这回捅出的娄子堪称谋逆,不被株连亲族便已是万幸,哪还敢设想将功补过的可能性?事实上,他前来请罪之前,就已做好直接被下狱严查的心理准备了。为今之计,只希望一切于时未晚、不至于真威胁到圣人的安危和太子的立场。如若不然,他真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听完他的叙述,看着眼前下属心如死灰、用绝望形容亦不为过的表情,尽管姚景迁间接导致了眼前事态的愚蠢作为让萧宸满心俱是信任错付的悲愤、无力与难以置信;可几个深深吐息后,他终究还是压下了胸口几欲喷薄而出的怒气,强自冷静着同暗处守着的潜龙卫和一旁的安远分别做出了指示:

  潜龙卫即刻接手此案,以查出那马贼的身分和情报泄漏的程度为第一要务;涉案人等直接下潜龙卫暗狱严加看管,必要时用刑无妨……安远,即刻召楚王与楼相入宫议事。

  是。

  臣遵旨。

  知道事态紧急,二人当即领命出了兴麟殿。难掩匆忙的足音让迟迟未得太子处置的姚景迁听得心下忐忑愈甚;可曾经作为太子近臣的他,如今却已无了任何探问、干涉的立场。今非昔比的强烈落差让这个待罪之臣深觉悔不当初;却无论如何懊恼,都再无法、也无力去改变眼前的一切了。

  ──他所不知道的是:身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昭太子,心底也充满着与他相似的悔恨。

  萧宸虽深信父皇定能化险为夷、也深信自个儿必能化解敌方的阴谋,可将父皇给他留下的一盘好棋下到如此地步、还因此折进了一位计相,即使事情仍未落到最坏的地步,年轻的太子也依旧难以释怀。

  可在辎重路线已然落入有心人手中的此刻,就连这样的自怨自艾,都成了一种可笑而讽刺的奢侈。

  菡萏、芙蕖,带他下去仔细盘问,不要错放任何一丝细节。

  因心中对如何处置姚景迁始终难有定论,片刻沉默后,萧宸索性暂时略过了这一节,只让潜龙卫出身的两名宫人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自个儿则端坐案前,静静等候起了楼辉和萧瑜的到来。

  楼辉和萧瑜今夜均未留宿宫中,饶是安远同另一位颇得太子信任的内侍已卯足了劲儿分头前往相召,这一来一往仍耗去了足足半个时辰的光景,才让萧宸等来了期待已久的两位长辈。

  安远自小跟在萧宸身边,不只为人忠心、对主子性情作风亦十分了解。无需萧宸多作吩咐,这位太子身边的心腹内监便已机灵地在半途中简单同两人交代了眼下的事态;故入殿见礼过后,心中已有腹案的楼辉便已先一步开了口,问:

  殿下以为姚景迁可信么?

  ……楼相缘何有此一问?

  因楼辉那可信二字能够解释的方向很多,萧宸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谨慎地这么反问了句,是听到了什么不妥的风声么?

  不、不,臣并非这个意思。

  意识到自个儿情急之下出口的一问有些歧异,楼辉忙摇了摇头,澄清道:

  臣只是想确认一点:依殿下之见,姚景迁此人仍可信任么?还是说……

  ……孤希望如此。

  萧宸只能苦笑。

  姚景迁一知事情有变便匆忙入宫报信,显然还是忠心于太子的。但此事本是因他任用私人而起;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出了这档子事,即使姚景迁在钱粮管理方面的能耐确实出类拔萃,他也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心无芥蒂地信赖、任用对方。

  楼辉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外孙的心结?可为政之人,有些是非黑白却是不能分得太过清楚的。也因此,尽管清楚自个儿的意见于余怒未消的太子多半不怎么中听,他却还是语带沉重地出言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