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32节(1 / 2)





  可是已经十五年了,昺儿都娶妻生子,纪炳辉的势力也渐不如前。所以皇帝干脆就借着公孙佳的事儿,将这个意思写在了旨意里。那封赏的旨意写得很明白的,公孙昂不结党,他的身后皇家会照顾的。这旨意昭示天下,对谁都适用。

  几天过去了,纪炳辉一点反应也没有。太子就在今天,见缝插针地来了那么一句。当时太子妃说了什么?

  于是晚间睡前,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太子对太子妃道:“刚才孩子们拌嘴,说什么定襄乐平……”

  然后呢?她很温柔体贴地说:“殿下放心,我都懂。”

  太子真以为她懂了的时候,她又来了下一句:“我们纪家,不跟死人争这种风光。”

  太子当时脸色一变,纪氏却只是温柔的笑笑:“难得有假,早些歇息吧。”很周到给他检查床被,服侍他睡下了。

  太子直瞪着帐子顶,根本没法入眠!

  昨天,太子与皇帝也有一番对话,皇帝也说得明白:“当初确实借了纪炳辉的力,不要讳言。有功劳的人尽量不要亏待,做事赏罚分明固然是重要的,人情也不能一丝不讲。要珍惜人心,人心这东西,一旦变了,就很难再变回来。要是让人觉得你兔死狗烹,以后来归附的就都是趋利的小人了,就不可靠。我家得天下,当然是天意在我,可也不要觉得是理所当然。前朝开国,难道不是上苍垂青?子孙一旦昏聩无知,两百年的天下,二十年也就糟蹋光了。”

  妻子却将这事与当年婚事的纠葛搅在一起来暗示,这根本就是没有听懂!

  罢了,跟这女人说不明白,还是让昺儿传话给他外公吧。

  第31章 章昺

  初五这天, 依旧是各家送拜年的帖子、串亲戚之类。

  在宫里当够了孝子贤孙之后,广安王章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今年,他在宫外的宅邸也收拾好了, 不过没有带妻子过外宅, 他们夫妇带着孩子先去了乐平侯府。

  出发前, 这两个人被太子、太子妃训了一回话。先是太子叫儿子过去,问明他要去乐平侯家, 便说:“既是过年游乐, 就好好玩耍, 不要生份了。”

  章昺一板一眼地道:“外祖家本是外家,儿依礼而行, 谈不上生份不生份。”

  “带着王妃过去吗?”

  “是,与她带阿福一起过去。”阿福是章昺长子的小名。

  “唔, ”太子沉吟了一下, “女人家嘴碎。索性你先告诉你外祖。”

  章昺不明白他爹这话是什么意思,没觉得有什么事是需要告诉纪炳辉的:“什么?”难道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吗?

  太子道:“什么定襄、乐平的话,你到纪家将原话说给你外祖听, 别让女人们私下传来传去传走了样,徒生是非。明白吗?”

  昨天的事儿在章昺这儿已经过去了,他很不明白这话有什么好传的:“不过几句闲言, 有何值得儿再传一遍的?原本是大娘妇道人家不懂事, 阿福他娘更是拎不清才有了口角。男人丈夫,为何要在意妇道人家的闲言碎语?想必外公也不会在意的,阿爹又何必理会这个?”

  “过年时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太子叹了口气,这儿子什么都好, 就是心有点大,“你还记得昨天说过的话吗?”

  “记得。”

  太子让儿子复述了一回,确认他记住了,说:“好了,就是这样。去见见你母亲,然后就出宫吧。”

  章昺被父亲赶到了母亲跟前,他顶不愿意在母亲这儿领训的,从小训到大,总是提种种苛刻的要求,没让她满意就要训。夸奖也有,但夸起来却都是陈词滥调,听起来没有诚意。到了一看,妻子吕氏已板着一张脸,带着儿子站在那里了。

  章昺在太子妃面前站好,跟老婆孩子一起听训。太子妃看着儿子一家三口,心里未尝不得意。她辛苦半世,有这样的儿孙,手握着未来,当然有资格得意。不过训示还是要有的,昨天这一对傻子的表现她不是很满意。

  太子妃说:“你们已为人父母,到了外公家里要稳重。不要逞口舌之快,徒惹人笑。大郎,你昨天跟你阿爹抠什么字眼儿?他说是,你就点个头,争的什么?到了外公家,也不要事事都这么死板。大娘更是!说什么公孙有的你外公还没有。不许拿这个招你外公生气。”

  吕氏也是娇养长大的女儿,嫁的丈夫是人人羡慕,将来要做一国之母的,婚后却没有想象中的风光,这几年受的委屈大了去了。她觉得这事儿自己没说错,本意是给丈夫争口气,也是给外公诉个委屈,哪里有错。小声说:“本来就是么……外公都没有,一个丫头倒风光了起来。”

  “公孙佳有的,都是皇家的恩赐。给,她才有,不给,她能如何?我们纪家,江山有份!”太子妃缓走几步慢慢逼近了儿媳妇,带着极大的压迫感冷冷地说,“你逞什么口舌之快?你是君,她是臣,主子跟家奴争东西,没出息!”

  章昺听得越发觉得无趣,这样明摆着的道理还需要她们反复去讲、浪费口舌吗?看来还是阿爹明白,这些女人的嘴,那是真的碎,道理,那是真的讲不通。看来是得跟外公通个气,别让吕氏这个傻女人把话传偏了。

  这些女人,就烦!

  太子妃训儿媳妇,儿子没插言,她认为儿子是明白事理。但是吕氏想着今天在外祖家还能见到自己的亲娘,就有点不太耐烦。太子妃见不得儿媳妇这样,尤其这个儿媳妇还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就更得好好教教了。

  太子妃打心眼儿里想自己的儿媳妇也像自己一样,行止有礼,动静有法,谁都挑不出毛病来。现在看来,这货除了能生个儿子,哪哪儿都是毛病!

  太子妃沉声道:“你还服气是不是?”不是亲外甥女,她都懒得教!

  吕氏道:“没有。”

  听声音就是挺不服的。太子妃道:“一个家,想要兴旺,不外是婚与宦。男人操心宦仕、利益,女人管着婚姻子嗣。别越过界去,越过界的东西你管不了,白惹气,还耽误了你的本份。”

  吕氏快要憋得吐血了,努力低下头,装作受教,否则这位姨妈能够念够一天,还句句听起来都有道理,反驳一句都显得你是不个懂事的混蛋。可就是生气嘛!

  终于,儿子和儿媳妇都老实了,太子妃也不再念叨,说:“去吧。”

  ~~~~~~~~~~~~~

  一家三口上了车,阿福爬到吕氏的膝上,抓着她衣服上的佩饰玩儿,一会儿抠抠衣服上的刺绣、一会儿扯扯腰带上的玉佩。儿子就是吕氏的安慰,吕氏笑了:“你怎么这么淘气呀?来,咱们跟阿爹玩儿。”

  章昺皱皱眉头:“别让他抓乱了衣服,看着不体面!快把他拿下去!他乳母呢?”

  阿福还小,看到父亲黑了脸,皱皱小鼻子,就要开始哭。吕氏慌忙抱起他哄着:“哦哦,咱们不哭啊,阿爹坏,咱们不理他了。他就知道对小老婆笑。”

  章昺气得鼻孔大了一圈,咻咻地喘着气。吕氏也不理他,只管逗儿子,终于把儿子给逗乐了。吕氏还生气呢,她亲自带儿子没交给乳母还有错了吗?不就是想让章昺跟儿子亲近亲近么?

  车到了纪府门前,下车的踏脚摆好了,吕氏脸上才堆起笑来。看看章昺,他下车之后脸色也没那么糟糕了,吕氏方才松了一口气,有些后悔在车上说了重话。她也知道,当年宫里在她和表姐之间择一为妃章昺选了她,但是所有人的心里都觉得表姐更好些。这么些年她也憋着一口气,想表现得比表姐更好。

  每到外公家,她都要端起来,以示自己更优秀。路上逞口舌之快,惹到丈夫,岂不是要到舅家人面前出丑?

  吕氏小心地告诫自己,至少今天,忍住!

  进了纪府,根本就不用忍,大家都是说说笑笑的。阿福被带去给曾外祖父磕了头,接着就被后宅的女人们围了起来。她们都喜欢阿福,都说吕氏:“你是有福气的人,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吕氏的心情终于好了起来,在外婆这里,她还见到了自己的亲娘,母女俩四目相望。吕氏盈盈一拜:“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