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756章:商鞅变法(1 / 2)

第0756章:商鞅变法

而符家的符竹和符星,以及符姊妹,居然能活着从昆仑山走出来,打死陈龙象都不信,没有贵人从中相助!

“承叔,通知一下先行队,大年初二,去拜访符家!到时候你陪我一同前往!”

听到陈龙象的话,承叔皱了皱眉头,

“龙象,没必要如此大的阵势吧?”

“再怎么说,昆仑山地方太大,也不见得,她们就真的进去过。”

承叔并不清楚,陈龙象为了调查清楚这件事,暗地里早就搭进去不少弟兄的性命,不过这些事,陈龙象可不会随便乱说。

“不管进去还是没进去过,咱们都必须去一趟符家!”

“礼仪不能丢,仪式必须隆重,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是没有底气的。”

陈龙象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给承叔听的,谁不知道,承叔和符荣军,不仅仅是老相识?更是情敌呢!

“行吧,这件事,还是你说了算。”

承叔有些无奈,其实他不想去,主要还是担心两个人见了面,会大吵一架,甚至于更会大打出手……

其实承叔并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当年他们,都是格局小,脾气大,所以会针锋相对,但是现在不同,每个人的格局,多少有些进步,总体来说,比过去好了是一倍不止……

陈龙象并没有理会承叔的牢骚,对他而言,承叔现在算是英雄迟暮。

顶多五年,承叔就会被他的徒弟顶而代之,甚至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寒山寺这边,徐长卿接受完最后一位僧人的“洗愿尘土”后,深呼吸一口气,这群僧人,各种味道的都有,反正徐长卿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呼吸新鲜的空气!

徐恨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对他而言,这是徐长卿最好的结局!

最起码,有了无痕方丈这句话在,三无方丈就算是想要对付徐长卿,也得三思而后行。

所谓的退路,正是像了无痕这样,选择让徐长卿永远不得踏进寒山寺半步,而这半步,不仅仅是保命符,更是难能可贵的“气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了无痕看到了徐长卿狼狈不堪的模样,顿时想到了当年,徐海以及陈龙象的模样,因此才会哈哈大笑,

身边的三无方丈,同样笑着,不过却没有了无痕这样“开放”……

“徐长卿施主,你这次离开寒山寺,可有什么想要跟大家伙儿说说的?”

了无痕看了眼徐长卿,可徐长卿现在哪里有别的其它想法?他恨不得赶紧先回去洗个澡,再趴在床上,舒服的玩游戏看电影!

二零一四年一月四日凌晨时分,警方包围了咸阳市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民警团团围住跃进村西的一个小山洞,并不断朝里面喊话。半晌,几个盗墓分子从里面爬出来。

盗墓分子交代,这是古代级别较高的古墓,西汉的第一位长公主就长眠在墓里,后世的人们称呼她为鲁元公主,又称鲁元太后。

历史上对鲁元公主的描述十分稀少,提起鲁元公主,也许大家不知道是谁,但刘邦和吕雉在历史上都是闻名遐迩的人物。

刘邦在历史上算是一个传奇,白手起家,位极帝王之尊。早年的时候,刘邦还因为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沦落到时常去哥哥嫂嫂家蹭饭吃的境地。

后来虽然找了工作,但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方圆只有三里是他的辖区管理范围,虽然小有名气,但也只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基层人员。

刘邦后来能够成长为一代枭雄,跟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刘邦当亭长的时候,当时的秦王朝已经在风雨飘渺中摇摇欲坠。

这时正处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继位时期,秦二世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雄才大略,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人。

不仅没有为秦朝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让耀眼的秦朝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秦二世对百姓残忍苛刻,百姓们在这种暴戾无道的生活中苟活,心中早已经积满了愤恨,只待有人振臂高呼,便揭竿起义。

所以当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刺激了不少老百姓纷纷造反。而刘邦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一个任务,要押送民夫去戍边。

受起义的刺激,不少民夫都悄悄逃走。刘邦没办法跟上面交差,最后只能放了剩下的人,自己也开始招贤纳士,最终成为秦朝末年一股强大的势力。

刘邦与项羽的斗争历史,在现代被人们津津乐道,对他们各自的性格与胜败的阐述也众说纷纭。不过,比起刘邦的一路高歌、平步青云,其女儿鲁元公主的一生则坎坷得多。

不算上这一次死后差点不得安息的盗墓风波,鲁元公主的一生遭遇了三次大的风险。前两次的遭遇和这次盗墓危机一样,吉人天相,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但最后一次,却败在了自己母亲吕雉手上。

小时候差点被父亲遗弃……

在刘邦与项羽斗争得最水深火热的时候,小鲁元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一次,刘邦趁着项羽在齐地平定叛乱,顾左不顾右的时候,决定率领大军偷袭彭城。

彭城是项羽的都城,岂料时机不当,信息不通,刘邦打过去的时候,项羽已经处在平定齐乱的尾声了,所以即刻调转头来攻打刘邦。正面杠上,刘邦顿时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

不得不败走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刘邦遇到了流落在外的一双儿女。刚开始刘邦还带着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刘盈和鲁元公主一起逃。

四岁的儿子刘盈对父亲刘邦几乎没有印象,一路上不停的哭哭啼啼。11岁的鲁元公主也是对父亲又惊又惧,在路上不停的要求停车解手。

随着后面逃亡的路程越来越艰难,项羽的追兵越来越近的时候,刘邦嫌弃两个孩子拖累了自己的行程,便打算丢下孩子自己跑路。

好在刘邦身边有一个叫夏侯婴的人起了恻隐之心,几次劝说刘邦打消念头。在汉高祖刘邦几次气得把孩子直接推下马车时,又多次固执地把孩子抱回来,最终两个孩子才不至于在乱世中丧命。

成年后险嫁匈奴……

刘邦击败项羽之后,项羽于垓下自刎,此后,刘邦顺利建成大汉王朝。水涨船高,小鲁元变成了大汉王朝唯一的公主。然而,她的命运并不像她的身份一样美好。

古代结婚早,鲁元公主14岁后,在那个时代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刘邦为了巩固势力,把鲁元嫁给了汉朝开国功臣张耳之子张敖。鲁元公主成亲的时候,张敖已经41岁,妥妥的是老夫少妻。

好在命运对鲁元公主还是有一丝温情的,虽然是老夫少妻,但鲁元公主的婚后生活还算甜蜜美满。不过这份甜蜜美满的生活,差一点就被破坏。

楚汉相争结束以后,刘邦的目光瞄向了匈奴。在他信心满满地准备攻打匈奴的路上,因为消息失误,中了匈奴的陷阱,被围困七天七夜。

最后是贿赂了匈奴的王——单于的宠妃,才得以返回平城。敌强我弱,当时的匈奴已经十分强大,经常在边界骚扰。

为了平定战乱,刘邦身边的刘敬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与匈奴和亲。刘敬说,可以把嫡长公主鲁元公主,嫁与单于和亲,这样他们的儿子,就是刘邦的外甥。

这种伦理关系,可以促进汉朝和匈奴维持和平的关系。毕竟,外甥攻打外祖父,与理不合。还好吕雉明智,当听到这个主意的时候,在刘邦面前苦苦哀求。

吕雉表示,哪有一女嫁二夫的道理。最后,想出了一个替代的主意,在宫里找了一位宫女,假装鲁元公主嫁给单于,这样才避免了鲁元公主嫁给单匈奴的命运。

晚年女儿与舅舅荒唐成亲……

鲁元公主和张敖成亲以后,诞下一男一女。儿子叫张揠,女儿叫张嫣。刘邦逝世后,其子刘盈继位,刘盈身体不好,性子也软弱,最后是母亲吕雉手握大权。

为了权力不外泄,惠帝三年,吕雉作了一个惊掉人下巴的决定,就是让年仅8岁的外孙女嫁给舅舅刘盈。也就是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弟弟。

史书上没有留下鲁元公主对此事的态度,但设身处地,也不难想象鲁元公主内心肯定是极为愤恨和无力的。弟弟刘盈对此事也是十分抗拒,因此一直未与张嫣行夫妻之礼。

六年以后,刘盈因病去世,张嫣成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第二年,年仅26岁的鲁元公主也在封地撒手人寰。

鲁元公主在正史几无笔墨,但一本《汉宫春色》的书上,对鲁元公主评价甚高:容貌虽非绝美,但举止大方,性情温雅,实属罕见。

可以说,鲁元公主虽身份高贵,但一生坎坷曲折,她的故事也令后来的人们唏嘘不已。金枝玉叶一样的生活是多少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但又哪知,也许金枝玉叶的愿望也只是像普通人一样活着……

吕不韦曾在秦为相十余年,被尊为仲父,位高权重。

可是,当嬴政给他一封短短数语的信后,老吕麻溜地饮鸩自尽了。

为何吕不韦如此配合,连一丝挣扎也没有呢?

总经理赢家不傻。

秦两代君王之所以放心长期委吕不韦国事,就是因为吕不韦翻不了天。

吕不韦,是赵人,在秦毫无根基。他的荣辱升迁,一切取决于秦王。

虽然他长期执掌国事,但他仍然只算一个“总经理”。

军权,无疑是政治权力的基础。

秦实行的是征兵制。兵是国家的兵,将是国家的将,上下级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因此,位高权重者,不可能通过几次人事安排,拉拢几个关键人物,就可以控制兵权的。

征发、调集军队,必须“玺、符、节”三位一体。盖有御玺的征调文书写明命令、虎符为发兵凭证、符节为通过关隘的通行证。

任何人,要想征调50人以上的部队,都需要以虎符为凭证,否则,下级可不执行命令。

秦国的军权,牢牢掌握在秦王一人手中,其他任何一级的政府、官员甚至将领都无权征调兵马。

所以,从商鞅到范睢、吕不韦,秦国这些位高权重的相,都是职业经理人而已。

当年,商鞅执秦政20余年,也是位高权重,但是,秦公族“回收权力”时,商鞅也只得逃亡,最后,也只能“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击郑”,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魏冉,一生四任秦相,秦昭王说罢免就罢免,最后只能“身折势夺而忧死”。

如果遇到的是胡亥这样的“二世祖”,他或许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