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827章:北周(下)(2 / 2)


从此以后,北方便被北魏王朝给统一了。这还不算完,当时刘宋王朝的刘义隆自认为国富民强,所以带兵北伐,结果又被拓跋焘一顿揍。拓跋焘带着北魏大军饮马长江,差点儿就把南朝宋给灭了。

可惜的是,如此明主,到了晚年,也变得疯疯癫癫。拓跋焘晚年脾气非常不好,一言不合就把人家给宰了,宰了以后,又开始表示后悔,连连对死者道歉。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毕竟谁也不想接受这种道歉。因此宦官宗爱先下手为强,将45岁的拓跋焘给宰了。

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全都是明君!

很少看到一个朝代,这么多明君扎堆存在的。而且基本上每一个都有不错的政绩,这就更不容易了。

第一,拓跋濬时代。

拓跋焘去世以后,宗爱改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这家伙就是个傀儡。所以仅仅几个月以后,拓跋余就被人给宰了。

此后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继位,他一上台就把宗爱给宰了,顺手灭了对方三族。由于拓跋焘征战四方,导致国力大损,所以拓跋濬在位期间,开始休养生息,不再干扰老百姓们的生活。这段时间是北魏老百姓最幸福的时候。

可惜拓跋濬只做了14年皇帝,26岁的他便去世了。这皇位便落在了拓跋弘身上,可惜拓跋弘当时年纪太小,大权都在冯太后手里。

第二,拓跋弘和冯太后时代。

还记得那个被北燕皇帝冯弘吗?冯太后就是他的孙女,拓跋焘灭了北燕以后,冯太后也就跟着没入了北魏掖庭,后来嫁给了拓跋濬。

拓跋弘在位期间,虽然心情郁闷,但也懂得休养生息、轻徭薄役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延续了拓跋濬时期的政策,北魏老百姓过得也相当滋润。

当然了,拓跋弘面对柔然的入侵时,也曾经御驾亲征,一路追击柔然到了大漠深处。所以说拓跋弘算得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

可惜拓跋弘在23岁的时候,就忽然去世了,大概率是被冯太后所杀,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为了权力什么都做得出来。

第三,拓跋宏时代。

少年时代,拓跋宏无权无势,虽然贵为皇帝,但权力始终在冯太后手里。等到冯太后去世以后,24岁的拓跋宏才正式亲政。

拓跋宏实在是太猛了,他亲政以后,开始进行改革。由于他太喜欢汉文化了,所以开始将北魏的一切习俗汉化。这其中包括了建太庙、正祀典,拜孔孟等等。

要是只做了这些,那也就算了,可是拓跋宏要改革就要彻底,他居然把自己的姓氏也改成了汉姓元,从此北魏皇族不再姓拓跋氏,而改姓元。因此大家自此应该称呼他为元宏。

这还不够,为了深入接触汉文化,元宏将都城从平城一路迁徙到了洛阳。这下惹怒了北魏各大贵族,毕竟贵族们的不动产都在平城,可是依旧无法撼动元宏的改革。

此外元宏还将北魏的官制改成了中原王朝的官制,一切和魏晋的制度一模一样。别以为他只知道埋头苦干,由于迁都阻力过大,他并没有直接选择迁都,而是先带兵南下,扬言要攻打南朝,等走到洛阳的时候,那帮贵族子弟们都害怕继续南下,他这才宣布在洛阳建都的事情,不得不说,城里人真会玩。

即使不久之后平城的贵族发动叛乱,元宏依旧不改初心,顺利将其平定。为了实行改革,元宏甚至宰掉了自己的太子。

可以说,正是由于元宏的锐意改革,才使得北魏鲜卑文化和中原文化得到了强有力的融合,这也为后来北方豪族逐渐接纳北魏统治,奠定了基础。

可惜元宏南征时得了重病,导致南征效果不是很大。再加上南朝齐的顽强抵抗,使得元宏忧心忡忡,不久便去世了,年仅33岁。

北魏的衰败,也从元宏的去世开始。

如果元宏能多活个20年,那么北魏的改革,将会更加彻底,民族融合将会更加完善。可惜历史总喜欢跟大家开玩笑,元宏英年早逝,不仅是对北魏的打击,也是对文化融合的一种伤害。

从元宏的儿子元恪继位以后,北魏虽然依旧强大,但是政局开始不稳。南朝不足以对北魏构成威胁,可威胁往往就来自于本身。

当然了,北魏的衰败,为后来北周和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实这两个王朝都来自于北魏。而隋朝和唐朝,也都是来自于北周……

。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