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章人面桃花(十三)(2 / 2)

月饼这句话说的我无法反驳。反倒是注意到,开启墓门找到月饼,是清晨。就在古墓里待了那么一会儿,不知不觉居然又天黑了?

时间过得似乎有些太快。

“再说我比你聪明那么一点点儿,设置了吴均的《山中杂诗》为开启密码,你肯定能破译,”月饼拿起窗布擦着玻璃上残留的血迹,“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那个时代的土夫子,有几个念过书,根本开不了墓门。”

“等一下,”我意识到有个环节联系不上,“没有‘黄、目、戈、令、则、戈、山’这七个简体字?”

月饼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自顾自说着:“我在古墓醒来,才知道是座北齐古墓。知道葬的两个人是谁么?”

“懒得猜!”

“云南,保山,龙凤牌。”月饼慢悠悠说出几个字,又在窗户上呵了口气,用力擦拭。

“兰陵王和夷女?他们怎么会……他们不是……(详情请见《灯下黑》第一部‘兰陵王龙凤牌’)”我只觉得这一天接受的信息,每一条都能像鞭炮插进耳朵,炸得轰轰作响。

“这是他们的衣冠冢。”月饼拿着桃木钉细心地抠着窗户上最后一点残渣,“知道是谁给他们安葬的么?”

我正要说“你丫今天存心让我猜谜语是不”,忽然想到了那两个人:“是?”

“除了他们,还会有谁。”月饼终于清理好窗户,满意地呼了口气,“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一本,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唐诗宋词手抄本在古墓里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开启墓门的文字密码,变成了‘黄、目、戈、令、则、戈、山’。”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话一出口,觉得有些好笑,这个“他们”,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我们”。

“提示。”月饼食指抵着窗户,虚写了“黄、目、戈、令、则、戈、山”七个字,“南瓜,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总算有了存在感,清清嗓子,“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月饼托着下巴看着窗户上写的七个字:“把那句诗的字拆成了一半儿?”

“我当时也想不出来,正好看到周边景色有些熟悉,两者一联系,也就破译了。”我故作“这也就是个小事儿”的轻描淡写状。

“简体字,庐山?或许是他们为了不让我在被你找到之前加的双保险。”月饼伸了个懒腰,打了两个哈欠,“把事情解决,就该按照提示出发了。”

“把陶华好好安葬,你说的提示是什么意思?”我一半明白一半糊涂。

“你的那个笔记本,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开启墓门的文字密码,也是关于庐山。”月饼推开窗户,用力吸了口清冷的春风,“藏大半天,该出来了。”

外面有人?

我侧身转向窗户,月色皎洁,树影草踪一览无遗,哪里有什么人?

“不愧是月无华……”那株千年老桃树后,传出中年男子的声音,“如此小心还是被你发现了。”

“我们本来也没准备躲啊。”年轻男子慢慢走了出来,口气倨傲,“两只沽名钓誉的蝼蚁。哼……叔叔,月无华交给我。”

“哈哈,年轻人历练历练也好。”

距离很远,我看不清楚他们的模样。

只是,声音很熟悉,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