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第41节(1 / 2)





  “是。”王端抱拳。

  “朕听说你近来做得还不错,继续努力。”萧衍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端怔住,他原先觉得陛下应该是个很难相处的人,毕竟大多数时候见到他,都十分威严,不苟言笑。而且陛下不喜欢士族,很多比他大的士族家阿兄都到了起家年龄,陛下却没封官,反而提拔了很多寒门。可陛下跟自己说话,好像就是个寻常人家的姐夫,提点妻弟,还挺亲切的。

  王端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词:爱屋及乌。

  萧衍回来上了牛车,他一坐进来,整个空间都变得狭小了,王乐瑶往旁边挪了挪。

  “陛下有要紧事吗?若政事繁忙,不必特意陪我出宫。”

  “无事,倒是你这个称呼得改。”

  王乐瑶不解地看着他,他伸手握住了她的手:“阿瑶,在外面要称呼郎君。”

  第45章 挑衅。(一更)

  有很多人这么叫她, 可是从萧衍口中听到,却让她心头莫名地一烫。

  他一直都是以“皇后”相称,这个称呼无形之中也拉开了他们的距离。帝后更像是他们所处的位置, 而不像是夫妻。

  可他叫她闺名时, 那种距离感便神奇地消失了。

  她竟然会因为一声称呼,而心砰砰跳个不停,装作看向了窗外。

  牛车驶出宫门, 一路向南而去。

  萧衍故意卖关子,王乐瑶也不问。等过了熟悉的朱雀航, 牛车就向西拐,又沿着外城墙前行了一段距离,道路变得越来越窄,房子也越来越小,里巷都紧紧地挨着,只用一条很小的过道相隔。他们的牛车经过, 总会引起路人艳羡的目光。

  有几个妇人正在水边浣衣, 她们身上穿的裙子都残破了, 到处都是缝补的痕迹。

  一群孩童在她们身后打闹, 有的衣不蔽体,有的衣裳太宽大, 手脚处都往上卷了许多褶子。

  “都城里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王乐瑶感慨道。

  萧衍说:“他们大都是在郊外种田的农户, 搬到都城里, 也是为了生活方便。前面就是大市。”

  王乐瑶只听过大市, 从来没有来过,因为家里不会允许一个淑女去那种平民混迹的地方。听说大市比金市要大许多,但是鱼龙混杂,还有黑市。想在里面做生意, 就要给市令交市租。这些市令不在官员编制中,往往是当地的恶霸买官当上的,他们征收重税,再将部分市租中饱私囊。

  到了大市外面,果然是人声鼎沸,木栅栏把大市与外面的坊巷隔开,设置了一面鼓,那是开市和闭市发令所用。

  “这么多人啊。”竹君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挤在一起的鱼虾,有些害怕。

  苏唯贞说:“一看你就是没见过市面,这算什么?都城里的大市已经被主上整治过了,如今已经好多了。若是你之前来,会看到一群人打来打去,都是百姓交不起市租,市令派人强征。有时还会闹出人命官司。”

  竹君咂舌。

  她们常去的金市,好看又整齐,几辆牛车并排行在路上,都不会嫌挤。而这里的道路,牛车根本就驶不进去,站几个人好像就堵了。

  苏唯贞便说:“这世上,达官显贵者毕竟是少数,这才是普通百姓过的日子。好好看看吧。”

  竹君不说话了,只看向王乐瑶。她觉得娘娘还是不要进去,里面那么脏那么乱,她怎么受得了?

  萧衍看到王乐瑶不说话,低头问她:“还敢往前走么?”

  王乐瑶是没见过这般场面,但来都来了,她也想见识一下,何况不是有萧衍在身边吗?

  她重重地点了下头,萧衍就道:“你跟着我。”说完,便牵着她往里走。

  竹君看到娘娘和陛下都进去了,没有不跟上的道理,但她觉得耳边闹哄哄的,人潮汹涌,就下意识地抓着苏唯贞的袖子,苏唯贞也随她去了。

  各色摊贩所卖的皆是寻常物件,有布料,有首饰,有容器,但做工都很粗糙。王乐瑶一边跟着萧衍,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发现有几个米铺前面,人聚集得最多。百姓吃不起大米,大都以麦饭和粟饭为主食,遇到荒年,可能连这两样都吃不起。

  今日米铺各类麦粟的价格还算便宜,所以百姓闻风而来,全在哄抢。

  有一个妇人背着小儿,手里还牵着一个,大概着急要去米铺,撞了王乐瑶一下。

  她力气很大,王乐瑶险些被她撞倒,倒退两步,幸好被萧衍抱住。

  “你怎么走路的!”竹君斥道。

  妇人看他们衣裳整洁,也不像显贵出身。但是那个男人高大威武,眉宇间极有气势,怕是军中之人。她怕自己被讹上,忙说:“只是撞了一下而已,不会伤到的吧?”

  竹君气不过,撞人还这种态度?恰好这时妇人背后的小娃娃哭了,她一边哄着一边说:“阿娘去买麦子,咱们马上就有东西吃了,不哭不哭啊。”

  王乐瑶拉住竹君,低声道:“算了。”

  那妇人也顾不上他们,赶紧挤到人堆里去了。

  萧衍带着王乐瑶继续往前走,只不过把她整个人拢在怀里,冲撞都被他挡住了。

  等他们走到大市的边上,看到很多人在排队。这里有人维护秩序,像是市役一类的,所以比刚才的境况好得多。排队的人大都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嘴里不停地在□□。王乐瑶看到门口的匾额上写着:六疾馆。正想问萧衍这是哪里,看到门旁边一个熟悉的身影。

  原来萧宏也在这里,好像正在跟营造的工人商量补修房子的事。

  他看到阿兄竟然带着嫂嫂来了,万分惊讶,忙走过来想要行礼,萧衍按住下他的手,意思是免了。

  “情况如何?”萧衍问道。

  萧宏回答,“人实在太多了,排队都排到了城门外面,坐馆的郎中却只有三个,人只能一点点放进来。听说是免费看诊,国库给药,分文不取,还有从临近的郡县赶来的。很多人饿着肚子,排了半日,也不敢离开去买吃的。我已经叫建康令去调麦子,一会儿就在旁边设个粥棚。”

  萧衍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