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前夫给我下药了第25节(1 / 2)





  男人对着锦衣卫做了个手势,那队人马便跟在他们后面,往乾清宫走去。

  外面到处都是四下逃窜的宫人和失控的禁卫。禁卫抢夺宫人包袱里的钱财,遇到抵抗就把人杀了,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的尸体,雨水一冲,血流成河。

  梅令臣踏着那些血水,脚步坚定地往前走。路上遇到禁卫,便由身后的锦衣卫上前杀人。锦衣卫北镇府司号称锦衣卫中的精锐,由大内第一高手——锦衣卫北镇府司指挥使宋追亲自操练。那些禁卫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何况这一小队锦衣卫,是千锤万凿后挑出的,精锐中的精锐。

  快到乾清宫外,朱红的大门紧闭。

  宋追欲让人撞开大门,梅令臣抬手制止,自己走到门外,对里面喊道:“福康公公,是我,梅令臣。”

  过了会儿,那朱红的大门打开条缝,里面有双眼睛往外觑了觑。然后一个有些年纪的太监从里头出来,连忙把梅令臣拉了进去。待宋追等人也进门后,又命人把大门顶上。

  “你可抓紧时间,咱家撑不了多久!”老太监伸着兰花指说道。他是天顺帝的近身太监福康公公,同时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梅令臣点头,看了宋追一眼,两个人踏着白玉石雕砌的台阶缓缓而上。

  昔日的乾清宫,犹如一条巨大的卧龙,在此处俯瞰整个皇城,大昌万民都仰望着这里的王气。可如今的乾清宫死气沉沉,偌大的宫殿中找不出几个人。卧龙仿佛闭上了眼睛,任由外面的风吹雨打。

  梅令臣毫无阻碍地走进天顺帝的寝殿,龙床上的老者已经奄奄一息,但双目仍是大睁,似乎在努力听窗外的动静。

  “臣,拜见皇上。”梅令臣行礼,宋追跟着他匍匐于地。

  天顺帝缓缓地侧过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竟然一下子坐了起来。

  忽然之间,窗外雷声轰鸣,越发衬得寝殿里安静。

  “你是谁!你到底是谁!”天顺帝歇斯底里地喊道,“朕的锦衣卫,秉笔太监,全都是你的人!为何!你告诉朕为何!”

  一道闪电劈裂了苍穹,电光投到梅令臣异常平静的脸上。

  “当年越王勾践灭吴国,范蠡功成欲去国。勾践说将与之分国,否则诛之。范蠡答: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珠宝金玉,乘舟泛海,终不返。梅令臣,这是先帝成宗时,祖父亲自给臣取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事更晚了,还是会给亲们发红包哈。

  火葬场剧本已经安排上了。不要着急!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甜甜圈小姐、须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鱼、ayaka 1瓶;

  第三十二章

  天顺帝浑浊的老目眯了眯, 而后陡然睁圆,“你,你是梅正禹的孙子?”

  眼前之人, 依稀有当年梅正禹的风骨。

  梅令臣回答:“正是。臣的父亲乃是庶出之子,但自小天赋出众, 深得祖父喜欢。但臣父成年后, 寄情山水, 拒不入仕,便被祖父赶出家门,从族谱上除名。所以在国本之争中, 幸免于难。”

  天顺帝的手紧紧抓着床沿。怪不得此人年纪轻轻, 就可以升迁如此迅速。当年梅正禹权势最鼎盛之时, 朝堂是他跟苏东阳的两家之言。半数的朝官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官员的升贬基本都要他点头。虽然梅氏后来惨败, 但根深叶茂,总会有残余的势力留在朝中。

  “宋追!朕自认平日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朕?”

  宋追拜了一下, “臣父本就是梅阁老的家臣, 国本之争中, 梅阁老保臣全族, 臣父临终前, 叮嘱臣必报此恩。”

  “原来如此……”天顺帝又高声道, “那福康呢?他是朕的亲信,跟随朕多年!”

  梅令臣道:“他也是臣祖父的旧交。太子和福王平素看不起福康公公, 多有轻慢。只是皇上没注意罢了。”

  “好,好,不愧是梅正禹的孙子。但梅氏乃苏东阳所害,与朕无关!”天顺帝气喘, “你若要报仇,尽管找苏家人,为何要将京城搅得天翻地覆!”

  梅令臣从地上爬起来,忽然有点同情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皇帝。

  大昌的国史上出过不少贤明的君主,就算政绩平平的成宗,在位期间,也出过梅正禹和苏东阳这两位能载入国史的大臣。虽然他们为各自的野心和抱负互相争斗,引发了国本之争。可他们也都是当时名满天下的文坛和政坛领袖。

  而天顺帝原本就资质平庸,在仁敏太子和齐王的光环之下,几乎没什么人记得他。国本之争后,他被推上皇位,一生守成,毫无建树。无法攘外,国内更是积贫积弱。他所生的孩子,也都承袭了他平庸的特点。太子懦弱自负,福王狂妄无谋,其它的几个儿子或因出身卑微,或因毫无亮点,早早被送去就藩。

  “皇上以为,今日之祸,是由臣一手造成的?”梅令臣摇头,“如果没有臣,今日的局面或许会晚几年,但结果只会更为惨烈。当年的仁敏太子和齐王旗鼓相当,无论谁赢,都足以君临天下。皇上再看看您的两个儿子,他们皆想利用外族将对方置于死地,全然不管这样做的后果。他们心中装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自己的权势和利益。这样的人,纵然登基为帝,带给大昌的也不会是盛世繁荣。”

  天顺帝苍凉地笑了一下,“难道你不想要权势吗?蛰伏多年,忍辱负重,为的不就是今日能站在这里跟朕谈条件?梅令臣,你并不是个忠臣。”

  梅令臣也跟着笑了,“的确。臣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像臣的祖父一样。唯有如此,才能护住自己想要的,实现抱负,再现梅氏当年的辉煌。”

  天顺帝长叹了一声,“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说吧,你的条件。你有办法结束这一切吧?”

  “臣希望皇上写退位诏书,然后传位给,瑞王。”

  天顺帝以为自己听错,“瑞王,为何是瑞王?”

  “三年前,静妃带瑞王到臣府上,拜臣为师。”

  天顺帝一愣,随即仰天狂笑,“静妃,好一个静妃啊!处心积虑,推波助澜。亏朕还以为上官家是朕的人,原来他们早就已经跟你结成了同盟!朕居然还派上官家的女儿去盯着晋安王,哈哈哈,朕在你们眼里,是不是又蠢又好笑?”

  梅令臣说:“瑞王是皇上的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加上瑞王年幼,朝臣认为他好控制,藩王会觉得他好欺负,并不会把他视作威胁。而且他生带祥瑞,能够得民心,是平息动乱最好的人选。最重要的是,臣会帮他坐稳江山。”

  天顺帝不说话。他用手抚着额头,一连串的打击让他有些难以承受。身边的近臣,女人和心腹,早就有了异心,而他自己整日沉迷于求仙问药,竟浑然未觉。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

  梅令臣以为天顺帝不肯,再加一剂猛药,“如今太子尚在郑贵妃的手中,危在旦夕。臣可以救他一命,再晚,只怕皇上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天顺帝定定地看着眼前的男子,他看似恭敬,但眼中早就藏不住深埋的野心。他要拿太子一命,换瑞王的皇位,换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其实天顺帝自顾不暇,太子的生死,他已经无力左右了。可做了二十多年皇帝,总不能连死后都没有个体面。

  窗外下着瓢泼大雨,在这时节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