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前夫给我下药了第64节(1 / 2)





  朱嘉宁不以为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就冲他爱看你的小说,足以证明他很有眼光。”苏云清拍了拍朱嘉宁的肩膀,以看透一切的口气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须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yaka 1瓶;

  第七十三章

  大约知道今日有客, 厨房准备的午膳很是丰盛。

  秋月犹豫了一下,没有入座。她觉得自己是下人,其余的都是主子, 不可同桌而食。苏云清把她拉下来,坐在身边,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不讲究这些。”

  “可是小姐……”

  苏云清夹了一筷子的菜放在她面前的碟子里, “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潘如霜在军营里长大,自是不在乎繁文缛节。而朱嘉宁平日深居简出, 很少接触外人, 所以也没有特别强的尊卑观念。

  秋月见她们两位都不说话, 这才低声说了句,“谢谢小姐。”

  在江宁织造府的时候, 秋月就总听身边的人说,大小姐不爱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玩耍, 老喜欢粘着一个老爷捡回来的下人。她觉得小姐一定是年纪小, 贪图新鲜。否则怎会自降身份, 跟那样卑贱的人玩在一起。

  现在她才知道, 小姐挑在一起玩的人, 从来都不是看身份的。公子能站到今天的位置上, 也离不开当初小姐在苏家的百般庇护。

  所以姻缘这种事,其实是注定的。什么因就会结下什么样的缘。

  “你们府上的厨子, 做饭太好吃了吧?”潘如霜感慨,“这都是什么菜?我都叫不出名字。”

  苏云清解释,“这是牛脯。做法是将牛肉切成片,炖熟后压干, 再用油煎,然后放入水中涮去油。捞出来,用酒,地椒,花椒,莳萝,葱,盐腌制,最后再放入油中煸出香味。最绝的是,撒的这撒马儿罕的水晶盐,京城都不容易买到。”

  “这也太讲究了吧?”潘如霜感慨。不知道苏云清当初在寿阳县苏家时,怎么过的。苏家虽然富庶,可做不出这样精致的菜肴。

  “这个呢?这又是什么?”朱嘉宁也问。

  “那是虾腐,将虾头和虾肉分别剁成泥,做成虾头腐和虾肉丸,装盘时,虾头腐为底,虾肉丸在其上,再淋新鲜紫苏叶,甘草,胡椒,酱油做成的汁,鲜香美味。对了采绿,给姑爷留饭菜了吗?”苏云清扭头问。

  采绿忙回答:“吩咐厨房留了,小姐放心。”

  朱嘉宁放下筷子,“不行,太饱了,我实在吃不下了。上回我进宫,太后留我用膳。宫里的膳食都没这儿的好吃。清儿,你家厨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苏云清说:“我家厨子本在江南开食肆,颇有名气。论吃食的精致,还得数江南的富庶之地。那边富人多如繁星,整日无事就互相攀比衣装和吃食,所以江宁织造府才会富甲天下。”

  提起江宁织造府,朱嘉宁就想起前几日听兄长说,梅令臣已经下令重审苏绍的旧案。但时隔多年,人证物证俱难找全,再加上当初是太上皇亲自审结此案,明里暗里遇到了多番阻扰。

  朱嘉宁原本以为梅令臣重审这桩旧案,就是帮苏云清正名。可朝中之事错综复杂,岂能光看表面。

  苏绍一案,似乎牵连颇广。所以前阵子才有刺客暗杀梅令臣。

  用过午膳,她们接着讨论集子的事,直至黄昏,已经有了眉目。

  这时,采蓝从外面进来,“小姐,出事了。”

  苏云清现在最怕听这几个字,眼皮一跳,问道:“出什么事了?”

  其他几个人也一并望过来。

  “太上皇已处于弥留之际,皇上,晋安王还有朝中重臣都赶往北郊行宫。公子今日怕赶不回来,命慕白回来说了声。”

  朱嘉宁轻捂着嘴,轻声道:“太上皇若驾崩,那岂不是要国丧……”

  国丧时,朝臣需服丧二十七日,文武百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一个月内禁止嫁娶。

  苏云清顿时泄了气,暗道这太上皇死的真不是时候。

  *

  北郊行宫在成宗时期建成,是京畿地区的避暑之地,也是皇家园林。行宫内有揽月湖,明景山,观音台,石桥,仿杭州西湖之秀美,是园林景观的集大成者。

  天顺帝退宫之后,择此地养老。

  但不过数月,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北郊行宫中的排云殿,正笼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阴霾之中。日薄西山,倦鸟归巢。宫人皆跪伏在殿外,不敢发出声响。

  梅令臣和张祜从两条路走来,互相见礼,又分开走向两端。而他们之后,各有拥趸,像是太极的阴阳两仪,黑白分明。

  朱承佑随后赶到,他看了看形势,径自站在中间,不融入任何一方。

  忽然传来阵阵春雷轰响,梅令臣望了一眼远山,手微微在袖中握紧。

  排云殿内的暖阁,天顺帝躺在床上,双目紧闭。曹参在他手腕上施针,然后躬身退到门边,福康公公低声问道:“怎么样?”

  “我用针吊着最后一口气,赶紧让人进来。”

  福康公公犯了难,“这……两宫皇太后和皇上都在外面,要宣谁?”

  曹岑也不知道。

  福康公公想着这些日子,都是文圣皇太后在太上皇身边伺候,应该把她叫进来。他这样想着,刚要去叫人,就听见太上皇喊着:“芷兰,让芷兰来见朕!”

  芷兰是慈圣皇太后的闺名,福康公公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