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前夫给我下药了第82节(1 / 2)





  “臣以为暂时不要公开。此时,我们与文圣皇太后还如同水火,互不相容。公开那个孩子的身份只会为他招致杀身之祸,潘毅再三恳求臣保住这条血脉。所以,清河郡主婚后,让晋安王尽早带着潘家人返回西州,方为上策。”

  上官芷兰点头。王氏想要找对抗皇帝的人,不外乎就是齐王之子和仁敏太子之子,只要这两个人都离开京城,他们那边也无可奈何。她甚至无比庆幸,这两人都没有要当皇帝的心思。否则以晋安王之能和潘家在军中的威望,站在对立的那边,对于国家来说会是个不小的打击。

  “母后!”殿外传来朱启润的声音。

  红丹还来不及阻止,少年已经阵风似地卷进殿内。他见殿内只母亲和梅令臣二人在,眉头微皱,但很快收起表情,“时辰尚早,没想到太傅也在这里。”

  梅令臣听出他话里的意思,起身行礼,欲解释两句,少年皇帝却径自问自己的母亲,“母后为何一直驳回皇兄回京拜祭父皇的奏折?”

  天顺帝驾崩以后,江东王几次三番上折子祈求回京,都被上官芷兰给压住了。在她看来,江东王生前不见尽孝,死后却频频要求回京祭陵,肯定是别有用心。

  但这只是她的猜测,并无实质的证据,只能耐着性子跟皇帝解释:“江东王在封地,一样可以拜祭先帝。藩王进京不是小事,此事可以等到国丧结束之后再议。”

  “可是母后,皇兄他说异常思念父皇,想见他一面,去皇陵拜谒,难道这不是为人子该做的事吗?他给朕的亲笔信中,言辞恳切,口口声声已经悔过,盼朕看在兄弟手足之情的份上,准他进京尽孝。您不要如此不近人情!朕都快不认识你了。”

  “润儿,你别忘了,朱启洛曾是太子!在这世上,旁人威胁不到你,他却可以!他为何可以直接把信送到你手上?红丹,立刻去查。”上官芷兰的脸上,尽是厉色。

  红丹应声刚要动作,朱启润一把抓住她,“不许去!朕贵为天子,难道连这点主都做不了吗!”

  他的声音回荡在甘泉宫空空的大殿上,殿上几人,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此时,梅令臣上前道:“皇上,可否听臣一言?”

  朱启润回头看他,眼睛红红的,像只兔子。

  他虽生在帝王家,但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得到先帝的重视,在上官芷兰的身边长大,骨子里还保存着那份单纯的天性。他没有被皇城中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浸染,只单纯地以为,朱启洛已经变好了,给他上书只是出于父子手足之情。

  梅令臣蹲下来,视线与他相平,温和地说道:“皇上的确是天子,但您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应该明白,做好这个天子并不容易。您需要学习帝王之术,需要学习天文地理,需要学习民生百业。这些东西都关乎天下苍生的福祉,江山社稷的稳固。您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对国家产生莫大的影响。臣和太后只是辅佐尚且年幼的您早日做好这个天子,并非要左右您的意志。”

  朱启润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吭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他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何要让自己偷拜梅令臣为师。诚然,梅令臣博学,多智,任何在自己看起来难如登天的问题,在这个人的口中都可以轻松化解。

  而且他很擅长跟孩子交往,总是温柔而富有耐心。即便如此,朱启润也没有太把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放在眼里。

  直到朱启润见到了梅令臣铁血残酷的那一面,颠覆了以往所有的认知,才从心底生出一种敬畏。梅令臣可以打败他的两个兄长,将他扶持为皇帝。那有一日,自己若不顺他的意,是不是也会被废掉?

  朱启润当了皇帝以后,朝政大事,都是由上官芷兰和梅令臣决议,他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宫人说起,自己这个皇帝形同虚设,有些流言蜚语更难听,说梅令臣是甘泉宫的入幕之宾。朱启润虽然不愿意相信,但久而久之,对他的情绪多少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他对梅令臣的感情十分复杂,复杂到他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敬多,猜疑多,还是畏惧多。

  “您应该了解您母亲的性格,她并不是苛刻的人,但是为了保护您,保住大昌的江山,她不得不多加思量。您若执意让江东王进京,我们自然不会阻扰,但正如太后所言,藩王入京并不像寻常人家亲戚间的走动那么简单。您给我们时间准备一下,好吗?”

  朱启润妥协,缓缓地点了点头。这是目前,他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至少,别人不会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一无是处。

  红丹立刻笑道:“皇上圣明。”

  上官芷兰觉得母子俩分开住以后,心也不像从前那样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不由娘。有时候认为对他好,他反而觉得是限制了他。

  “母后,我想出宫。”朱启润忽然说道。

  “出宫?”上官芷兰疑惑,“皇上为何突然要出宫?”

  “刚刚太傅说了,朕要学习民生。光在宫里,怎么能学到?所以朕要出宫,微服私访!”

  上官芷兰实在跟不上这孩子跳脱的想法,只觉得几日不见,似乎越来越不了解他了。她怕此时出言阻扰,再次惹得他不快,便求救似地望向梅令臣。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看在朱启润的眼里,却有了别的意味。他的眼底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阴霾,只不过转瞬即逝。

  梅令臣想了想道:“皇上想出宫可以,不过要先跟臣回家,待臣换身轻便的衣裳,再带皇上去体察民情。皇上还要答应臣,凡事听从臣的安排,可以吗?”

  “母后让我出去,我就听你的。”朱启润朗声说道。

  上官芷兰叹了口气,“那就拜托文若了。”

  朱启润终于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当即就吵着回乾清宫换衣裳。等他走了,梅令臣才对忧心忡忡的上官芷兰说:“太后放心,天黑之前,臣必定会将皇上平安送回。在此期间,太后可以好好查查皇上身边,究竟是谁在出谋划策。不用着急处置,心中有数即可。”

  上官芷兰跟他目光相对,立刻就读懂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若是换做旁人,她肯定无法安心把皇帝交托。但梅令臣做事向来稳妥,身边又高手如云,定能护得皇上周全。她只觉得头重脚轻,到底彻夜未眠,终究是体力不支,便说道:“你去吧。”

  第九十五章

  朱启润有记忆以来, 出宫的次数用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而且都是跟上官芷兰回上官家。但外祖父并不怎么喜欢他,上官家家风很严, 吃饭的时候都不能说话,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快乐。

  这次出宫, 他身边就跟了个上官芷兰指定的内监, 名叫开全。开全今年不过弱冠之年, 是个内向寡言的男子,十分稳重。他自小就在宫中,上官芷兰为静妃时, 曾与他有几分缘分, 如今便派了他守在朱启润的身边。

  朱启润坐在轿子里, 异常兴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轿子外的开全便应了两句。

  到了梅府, 朱启润下轿子,望着门庭皱眉道:“太傅的府邸大是大, 可未免破败了些。他没银子修缮吗?”

  开全跟在他身边小声道:“这是成宗时期, 梅正禹首辅留下的府邸。梅阁老拿回来之后, 忙于政务, 想必还没时间修缮。”

  朱启润“哦”了一声, 这时, 梅令臣从旁边的轿子上下来,带着朱启润进入府邸。严伯看到梅令臣回来, 本是要禀报府中的事务,看他带了一个少年回来,心想怎么苏家少爷刚走,又来了一个。

  梅令臣对严伯说:“这是皇上。”

  严伯吓得立刻要行礼, 朱启润说:“朕是微服出宫,不用多礼。太傅,你先去换衣裳,朕在你这府里到处逛逛。”

  梅令臣随即吩咐严伯带路,朱启润便跟着他走了。他们走到花园之中,看见苏云清正指挥着下人收拾杂草,还把几棵歪脖子树给砍了。

  梅府久违修缮,连花园都破破烂烂的。之前苏云清是无心整饬,如今空闲下来,自然要把它收拾得像模像样,否则一国首辅的府邸,实在是拿不出手。梅令臣没工夫管这些,自然由她这个主母代劳。

  她正热火朝天地干着,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你们在干什么?”

  苏云清回头,看见一个少年走来,他生得十分俊朗,却故意摆出一种不符合年龄的姿态。苏云清想起在甘泉宫跟他有一面之缘,那时候他似乎很嫌弃自己,拉着梅令臣急急走了。

  她刚想行礼,少年却说:“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他没有自称“朕”,又穿着便服。苏云清便顺着他的话说:“我在整理花园。你是谁?怎么随便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瞎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