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老北京的神秘四合院(1 / 2)





  此时,唐澄已经来到了神秘人给的地址门外,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红墙绿瓦,映衬在冬日的暖阳里。唐澄站在大门外,深呼吸,深呼吸,又深呼吸,然后走向前去,扣了扣门。

  里面喊着:“来了,您稍等。”唐澄听到脚步声,里面说话的人把门打开了。

  是位老者,70多岁的样子,不胖,头发花白,但后背笔直,站在门口看着唐澄,很有礼貌的问:“请问您找哪位?”

  “您好,我……”唐澄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我叫唐澄,从英国来的,有人约我来这。”

  “唐澄?”老者仔细端详着他,看了好一会,看到皱起了眉头,又抽动了几下嘴角。

  唐澄只觉得他是年纪大了,反应慢些,再次说道:“老人家,请问是不是有人在这里等我?”

  “啊,对,您请进。”老者引着唐澄向里面走,“我姓张,你叫我老张就行了。”

  “嗯,张,爷爷您好。”毕竟是长者,直接叫老张,唐澄觉得太不礼貌了。

  “别别别,千万别叫爷爷,我在这家打杂的,都干了一辈子了,你就叫我老张,大家都这么叫。”

  唐澄恩了一声,算是回应。这院子虽然经过了细致的翻修,但还是保留了年代感。东西南北四面,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口”字。

  “口”便是庭院了,院落虽不算大,但也宽敞,庭院里靠近大门口的地方,种了两棵大树,冬日树叶都掉光了,看不出是什么品种。院落的另一侧是一个很大的水缸,里面饲养着金鱼。旁边有叠石假山造景,周边花草簇拥,从花的品种到盛花的瓷罐,都相当讲究。这花应该是从暖和的地方空运过来的,在北京的冬天里应该活不长久,所以需要时时换新。四合院与外界只有一个大门,关上门就是与世隔绝,非常适合居住和养心。

  能在北京拥有这样一座院子的人,无论是买的,还是租的,身份地方都不容小觑。

  看来那人,并不求财。唐澄心里想着。

  老张把唐澄带进了主屋,对他说:“您先坐,我去给主子打个电话。”

  “谢谢您。”唐澄说道。

  老张出去之后,唐澄仔细的看着屋里的陈列,古色古香,看似低调,但每样物品都价格不菲。金丝檀木雕刻的沙发,扶手居然还是镂空的,对面是一张同样材质的桌子,上面摆着笔墨纸砚。唐澄走过去,这砚台似乎还是个老物件,上面残留了些许墨香,闻着还有些中药的味道,应该是上等的墨。墙上挂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一下子吸引了身为画家的唐澄,唐澄擅长的领域在欧洲油画方面,对于水墨画也是学过,但没有过多研究。画上是一座庭院,秋日里落英缤纷,院子里还有两颗小松树。画家落款是“一凡居士”,画风苍劲有力,落英处又不失柔美,大家风范。但是这一凡居士,唐澄却是没有听说过,可能是他长居欧洲,有点孤陋寡闻了。

  唐澄不仅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诗《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心里想着,便背诵了出来。

  老张进来屋里,看见唐澄的背影,出了神,再听到他背诗,更是瞬间热泪盈眶。唐澄察觉到身后有人,赶快转身。说道:“不好意思,我四处看看,没有打扰吧。”

  老张吸吸鼻子:“唐先生哪里的话,只是今天我家主子没有空,他邀您明天这个时候再来,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恩,有的。”唐澄心想,我回来就是为了此事。“对了,老张,请问你家主人叫什么,他真的有唐婉的消息吗?”

  老张笑笑:“我家主子……明天您就知道了。您心里疑惑是吧?不过,您别担心,我家主子绝对不会害您。”

  唐澄说道:“那我明天再来,今天打扰您了。”

  “谈不上,您客气。”老张送唐澄出门,“您慢走。”虽然极力掩饰,但是唐澄还是看出来老张情绪里的起伏。

  “老张,您认识我?”唐澄问道。

  这话把老张问愣了,他说:“我不认识您,您像一位故人而已,失态了。”老张抱歉的笑笑。

  “没事,那我明天再来。”说过再见,唐澄便走了。快走到胡同口的时候,唐澄回过头,看到老张还站在那里望着他。

  唐澄没有打车,慢慢的走在老北京的街道上,两边的树木都是灰秃秃,没有色彩。长款毛呢大衣似乎抵挡不了北方的寒冷,他打了一个寒颤,脑子里全是刚才四合院里的那副画。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这首诗虽然全文没有提到松树,但是写的却是两株小松为普通的院落增添了一抹幽趣之色,从此静静的书窗外便有了松声竹韵,为读书人添了一份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