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江满回到屋里,笑嘻嘻跟姚志华道:“听见没,谁挣钱多谁说了算,往后我要是挣钱比你多,你就得听我的了。”

  “说得好像我现在不用听你的。”姚志华鼻子里哼哼两声,自顾自把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好,脏衣服丢进水盆,懒得搭理她。

  因为这个消息,公司都还没开起来呢,整个姚家村,一个年关都弥漫着一股子兴奋。自家兴奋就算了,还有的跑去跟邻村的人吹牛皮,瞧见没,咱们姚家村要开公司了,咱们姚家村的优先,你们想干还不一定要呢。

  也是有趣了。

  腊月二十三,赶在小年前,陆安平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中,引来姚家村新一波瞩目。

  这次陆安平也长进了,跟姚志华一样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带,基本上都是年货和新衣服。

  外面的世界万象更新,好多大城市都取消布票了,可他们这偏僻小地方,去供销社买买盒饼干要得要粮票,不过肉票和布票的供应比以前明显多了一些。

  接着是第二个重磅消息,陆安平过完年就要把老婆孩子接走了。

  “回首都”

  两个男人这次在肖秀玲家把酒小酌,姚志华就关切问了一句。

  “不回首都。”陆安平说,“春节后我就调动去南方,调令已经下来了,把秀玲和孩子一起接过去。”

  江满听了忙一抬头,却见肖秀玲端着大白瓷碗给俩小孩喂鸡蛋羹,脸色平淡如常,看来也是知道了的。

  江满心里一叹,心说这两口子,终究还是熬过来了。

  可想而知,陆安平这一年多恐怕也不容易,能摆脱家里的钳制,从首都调去南方,离得远,一家人岁月静好,也就少受首都那边的影响了。

  “去羊城啊,是个好地方。”江满插了一句。心说肖秀玲去了都不用干别的,怂恿她买两套房子放着就行了。

  “不是,不去羊城,羊城的工程已经扫尾了。”陆安平顿了顿,笑,“我去瀛县,听说过吗,f省江城市下属的一个小县,靠海。”

  “你去那里干什么”江满惊讶了一下,心念转动,隐隐有个猜想,陆安平却已经自己笑着揭示答案。

  “我调去那边,任职县委副书记。”陆安平笑容和煦,“你现在看看我,像不像古代那个七品芝麻官”

  姚志华惊讶半天,问道:“你这是……要改行,从政了”

  “也谈不上改行从政,我这样大学毕业,有知青插队经历,又去过非洲援建,主动申请去地方基层,这也算是很正常的安排了。我那些大学同学,很多也都脱离本专业了,你看看现在的国家,处处需要人,地方更加缺干部。”

  姚志华心里琢磨了一下,像陆安平这种学历履历,从首都下来任职一个县级的副书记,其实也谈不上提拔破格,撇开他的家庭出身背景,即便一个背景普通的人,这个安排任用也是合理了。可见这件事上,陆安平完全是自己的主张。

  他之前没想到陆安平会选择这条路。

  想一想,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专家,或者像这样选择这条道路,对于陆安平来说,他需要什么,这种选择的初衷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也是他和陆老爷子父子之间达成的默契协议,他走上老爷子希望的道路,靠他自己,而陆家,也不能再干涉他的婚姻家庭。

  江满看看肖秀玲,她仍是一副安静娴雅的表情,专心照顾畅畅和杨杨吃鸡蛋羹,一把勺子喂两个,这边一口,那边一口,俩小孩争着吃饭香,吃得不亦乐乎。

  江满心说,就肖秀玲这个心性,也难怪陆安平历经波折,还是舍不下她了。

  “我其实也没那么喜欢做专业工作,你知道我是铁路局的,现在国家重视基建,铁路工程到处乱跑,老婆孩子聚少离多。”陆安平解释道,“这样我觉得到地方也能做点实事,踏实下来,一家人也安顿下来了。”

  姚志华点头,笑笑给他倒酒。

  陆安平端起酒杯接了一下:“我打算把家安在江城,条件好些,我基本上能每天回去,也方便杨杨上学。”

  “不去江城,我们说过了的。”肖秀玲这时开口插了一句,“你不能不尊重我的想法,我们跟你去瀛县,大人小孩都方便照顾。至于杨杨上学,也未必在江城就好。”

  “说的也是,孩子还是带在身边。”姚志华接过话头,“安平不是我说你啊,你是首都铁路局的,铁路你都能设计能修,你儿子呢,杨杨都没见过火车。前几天他跟畅畅俩小孩说话,还说火车是爬着跑的,跟大毛毛虫似的。你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儿子每天你自己教,这都八十年代了,县城里教学条件还能多差至于生活方面,县城条件再不好,总比姚家村强吧。”

  说起来像个笑话,陆安平听在心里却一阵难受。聚少离多,他错过了儿子成长的许多时间,现在他回来了,杨杨也只是跟他亲,很懂事的样子,可是看看杨杨跟姚志华在一起吧,就随意多了,总是嘻嘻哈哈地撒娇耍赖,调皮捣蛋。

  明明姚志华也不是长期在家呀,陆安平都有点嫉妒姚志华了,怎么就哄得他儿子跟他那么亲。

  杨杨六岁了,孩子两岁多他离开,之后几乎没陪过小孩几天。陆安平此刻真的不想要儿子多么懂事,巴不得儿子跟他撒娇耍赖,哪怕哭闹讹人,耍耍小性子。

  “那行。”陆安平抬头看看肖秀玲,又看看儿子,笑道,“我这还不是怕你们去了,水土不服不能适应吗,那边跟这边老家差距还是挺大的。把家安在江城也就几十公里,我是考虑条件好些,不过你们要是想去瀛县,那我们就去瀛县。”

  “过了年你们就要搬走了啊。”姚志华感慨一句,问,“你那边都安顿好了”

  “差不多了,春节后我带他们娘儿俩一起走,过去再说,有啥没准备好的再拾掇一下。”陆安平笑道,“再拖下去,杨杨都该上小学了,不想等他上了学再来回转学,小孩影响学习。”

  他端起杯子,跟姚志华碰了一下,喝了一口酒,“我现在主要就担心他们去了水土不服,”

  “瀛县。”姚志华念着这个并不熟悉的地名,“是挺远的,气候,风土人情,肯定很多都不一样。不过你是在南方呆过了的,非洲你都呆过了,去了你肯定能照顾好他们。”

  “放心吧。”陆安平笑道,“我图的什么呀。”

  “这可好,你们一家倒是先团聚了。”姚志华回头笑道,“媳妇儿,我说咱俩还牛郎织女着呢,过完年你趁早跟我走吧,你还担心饿着不成往后她们家搬走了,你就没有饭搭子了。”

  “她跟你走”肖秀玲笑,“她还准备着大干一场呢,村里人现在就差没把她当财神爷供起来了。”

  “还真不耽误。”江满笑道,“生意合作刚开始呢,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联系,我往后指不定经常往沪城跑,要是那样,我还不如干脆常驻算了。”那绿皮火车她可真的坐够了,尤其回来的时候,赶上春运压根买不到卧铺票,挤得空气都好像稀薄了。

  结果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们的出口生意,聊到了春节后就打算成立的商贸公司。81年初啊,个体户都还没多少呢,成立一个做出口的商贸公司,别说对于姚家村,对于陆安平和姚志华这样的层次来说,也是够惊叹的了。

  聊到了股份制,村民加工户都可以自愿入股,江满念头一动:“哎,秀玲姐,你要不要入个股肯定亏不了你,能赚钱。”

  “我”肖秀玲惊讶了一下,“我要是不走,肯定跟着你干啊,别的不敢说,就你那些产品我保证能做得挺好,可我们过完年就要搬走了呀。”

  “让你当股东,又没让你加工干活。”江满笑起来,看看陆安平,“我是说,你要是手里有积蓄的话,拿出来跟我们入股参加一份,你就是原始股东,往后赚了钱,你都能按股分红。等于你人在南方,家里还一堆帮你挣钱的。”

  “要,我给她出。”陆安平抢先说道,“你们这姚家村是要干大发了,好赖我们往后逢年过节回来,也是个股东啊,别说还能挣钱了。”

  江满的原意,就是想拉肖秀玲参加入股,给肖秀玲做一份产业。等公司长期做起来,她也能有一份稳定收入。

  对于这两口子,她承认她还是私心重,下意识地想维护肖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