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第27节(1 / 2)





  他要打日本人,他会生气地处罚大臣们“不许吃饭”。他还会气呼呼地对着“他爹”——的画像,告诉他爹,不乖乖啊,要打。

  小胖脸纠结,眉眼都纠结成团,好像他就是知道,他爹即使告诉他不管,也一定会护着他,一定和他一起生气,一起处罚那些不乖乖的人一般。

  他天然地信任他爹,对祖母和娘,天然的孝顺和维护,强者对弱者,男儿郎对妇孺的孝顺和维护。

  他天然地有自己的判断,太~祖皇帝勤政,一个人做了整个内阁的活儿,他说太~祖皇帝笨笨;太~祖皇帝每天上早朝,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在奉天殿举行朝会,他说太~祖皇帝笨笨,无大事不上早朝,只初一十五的朝会每次都不落下……

  他还自恋地夸自己是“唐太宗”,和唐太宗一样英明大度,和唐太宗有忠臣良将无数……

  徐景珩忍不住又笑,直白很好,自恋很好。将来啊,小娃娃一定是一个顽皮的小子,还是一个会耍无赖的小子。他笑着,微微弯腰,给睡梦中踢腾腿的小娃娃盖好薄被,拉好帷幔,悄无声息地退出来寝殿。

  八月初一的夜晚,月亮很弯,星星很亮,夜色很沉,秋霜出来,凉意上涌,徐景珩慢慢地踱步,秋风吹动他的飞鱼服衣摆,他的脸色和月亮一样白。

  紫,代表帝王的紫微星,象征天地。禁,皇帝居住的地方乃是禁地,戒备森严,高不可攀,这样的一座城,是为紫禁城。

  这座永乐皇帝耗费巨资打造的紫禁城,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紫禁城,动用民工百万,十年时间,永乐皇帝为了迁都北京打造,每天有上千文武大臣等候着觐见,每天有万万老百姓恭敬仰望,每天,每年,有那么多事情发生。

  徐景珩伸手,接过一捧月色星光,慢慢地,在空中划出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图,眼前又浮现小娃娃的小胖脸,又笑。

  历史记载,元和三年八月初一的大朝会,礼部右侍郎桂萼告状,元和皇帝金口玉言,查清外戚张家土地,查清所有和张家有瓜葛的人的土地,废除皇庄。

  元和皇帝说,桂萼是他的魏征,亲自赏赐桂萼一盆墨菊。

  文武大臣再次发生朝堂斗殴。

  桂萼被罚去守皇陵。

  户部左侍郎张璁带人一亩一亩地丈量张家土地,包括隐瞒不保,挂在皇庄名下,挂在家仆侍妾名下的土地。

  元和皇帝不知道原因生气,处罚群臣“不许吃饭”,除了三位阁老,刘阁老来求情,准许八月初二开始吃饭。

  太皇太后押送她的娘家弟弟,建昌伯去刑部受审,建昌伯的亲友们俱是牵扯其中,一起押送刑部受审。

  杨廷和、蒋冕、谢迁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在清宁宫谈到夜晚戍时,于宫禁之前出宫,他们的谈话内容,除了同时参加的皇太后,没有人知道。

  历史评价说,这一天,是大明土地改革的真正开始。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土地改革,正式进入挖骨阶段,不再流于表面。

  大明的天,变了。朦朦胧胧混混沌沌一百五十年,一朝焕发生机,民心所愿,天地有感,夜半时分,一道道惊雷打在大明的天地上,打在这百年祖制上,雷声轰轰,这元和三年秋天的第一场雨,整整下了三天。

  八月初二,保定府县令接下五牛庄,狗蛋等人的状子,下令无偿退还五牛庄土地,给死去的狗蛋亲人两千两银子的补偿。狗蛋等人,拿着银子,痛哭失声。老村长在大雨中给弟弟和长子扫墓,决定用银子给村里建一座学堂,修建沟渠。

  八月初三,上午,刑部查抄部分贪腐数额巨大,罪不容恕的几位大臣家。下午,朝廷收到来自锦衣卫,兵部西厂发来的紧急通报,大同兵变,已经在控制中,满朝哗然,朝野汹汹。

  八月初四,上午,朝廷同意,破格提拔大同按察使蔡天佑做巡抚,给予他见机行事的权利。另选总兵和镇守太监去大同。

  下午,太皇太后拿到寿宁侯张鹤龄的账本,面对张家、孙家、周家……七个外戚家的八百万两银子,拿出三百万两给户部用于大同军备,一百万两送去南京做捐助银子,修建黄河堤坝,疏通京杭运河等等,剩下的四百万两,全部进入皇上私库,作为皇上将来娶媳妇的银子。

  太皇太后拿出自己的全部私房一百万两,五十万两给张家做养家之用;五十万两,给张家和山东孔家联姻的嫁妆。

  辉煌四十年的张家轰然倒下。不知情的小人趁机欺负上门,企图搜刮外戚家。知情的人纷纷感叹,外戚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哪里是倒下?有太皇太后这份决断,只要外戚不造反,三代人之内,安全无忧。

  而只要太皇太后还活着,太皇太后维护好和皇上的感情,他们就还是大明正经的外戚。孔家的未来宗妇,出自张家,这份体面,明眼人都看在眼里。

  众说纷纭。老百姓岂能知道这么许多?老百姓只知道,他们的皇上,给他们做主,三岁的年纪就管住自己的舅爷爷等等人,退还百姓土地。

  老百姓只知道,太皇太后明事理,亲自押送张家国舅去刑部,那张家国舅幡然醒悟,自愿交出全部家产,应大明军需之急……

  老百姓欢欣鼓舞,拍手称赞他们的皇上,感佩他们的太皇太后。收回土地的老百姓甚至哭着说,饶过张国舅吧,他都后悔了。看,老百姓啊,就是这么善良,这么容易满足。

  八月初四的傍晚,倾盆大雨停止,徐景珩抱着小娃娃逛街,听着街上的鞭炮声,老百姓的欢笑声,三三两两人群的议论纷纷,笑着问小娃娃皇上:“小公子欢喜吗?”

  小娃娃一面看着指挥使的美美,一面闻着糖葫芦的香香,耳朵里全是街上的热闹,街上人对他的夸夸,大眼睛亮晶晶的,特大声地回答:“小公子喜欢!”

  “小公子”这个称呼,很稀奇。他听着喜欢,又喊一嗓子:“小公子喜欢。”

  口中喊着话,眼睛还落在糖葫芦串儿上,馋的小模样,惹的周围人都是哈哈哈大笑,都说“小公子长得这么好,我买给你好不好?”惹得糖葫芦摊贩喊话:“不要钱,送小公子一串。”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4-03 18:15:18~2021-04-04 20:4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翎汐8瓶;nita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章

  北京城的一家小茶馆,小娃娃抱着一颗糖葫芦,好奇地看,红红艳艳的,好看。咬一口,酸酸甜甜的,从没吃过的味道,喜欢。

  小娃娃举着剩下的一半儿给徐景珩:“好好,好好。”

  徐景珩张嘴接住,咬一口,露出非常赞赏的表情,小娃娃一看,更开心了。拿起来另外一颗。咳咳,徐景珩说他肠胃小,只能吃两颗。

  可是小娃娃大方啊,两颗糖葫芦,他咬两口,剩下的都塞徐景珩嘴里。

  从来不吃甜物儿·徐景珩,一口一口吃下,露出非常、非常、非常……开心的模样。

  他心里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开心吧。反正他嘴角带着一粒红色的糖渣,眉眼舒展,眼里带笑儿,眉梢眼角,浑身上下,都是满满的慈爱宠溺。

  不说街上人那好奇、惊艳的目光,茶馆里的人都在偷瞄这两个人。

  父子?不大像。兄弟?也不大像。世人看人,还是有自己的眼力的。觉得这是类似叔侄、师兄弟之类的关系,女子好奇这年轻公子娶妻没有,没娶妻,没娶妻……男子好奇,这北京城,什么时候出来这样人物,他们不知道?

  听这地道的北京口音,不像刚从外地来的啊。

  咳咳,大明民风之一,男人好男风,喜欢结交好友——可是今儿不一样。几个眼神狂热的男子,被一伙儿老少女子眼神凌迟,落荒而逃——泼辣的大娘双手叉成茶壶状,横眉竖眼的就要开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