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第37节(1 / 2)





  光禄寺送上来煮熟的豆子,他按照礼节分发给文武百官,自觉自己的事情完成,兴冲冲的就要出发——

  四月初八的太阳光灿烂,春风拂面,格外温柔。老师伴读玩伴们都归家过节,乾清宫静悄悄的,徐景珩悠闲品茶,“事不关己”地,看着礼部官员们劝说奶娃娃皇上,参加浴佛节。

  “皇上只要接见一番北京城的高僧即可。”礼部尚书额头冒汗。

  “朕不要。”小娃娃鼓着腮帮子——就是不去要做佛事,接见高僧,更不答应。

  “皇上~~~佛门道门,虽然是出家人,也是大明人,皇上的子民不是?皇上您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见见他们,好不好?”礼部尚书哀求。

  “不好好。”小娃娃双下巴一抬,不大度。

  礼部尚书萎靡了,掏出手帕擦汗:“皇上,那白云观,建在元朝,乃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香火旺啊,人多啊。还有很多把戏哦。那大高玄殿,乃是永乐大帝的龙兴之地,皇上喜欢永乐大帝哦,去看看好不好?”

  “朕喜欢永乐大帝。永乐大帝喜欢朕。”小娃娃特骄纵的模样。

  礼部尚书张大嘴巴,彻底没词儿。你和皇上说祖宗之法,皇上说祖宗们都喜欢他,才不会为难他——皇上说的没错儿啊。

  礼部尚书一屁股坐在绣墩上,败下阵来。礼部左侍郎大着胆子跟上:“皇上,佛门和道门,对皇上无礼,臣等已经处罚他们,清查了他们万顷土地,皇上,他们都改过了。”

  “皇上,他们也有做事儿……这人都要有个信仰,他们钻研佛法,研究道法,给老百姓一个信仰,也是做事儿。”

  皇上小鼻孔朝天,不乐意他的子民去信仰佛道。

  礼部左侍郎一看,哎呦呦,我们皇上胖的真好看,瞧这双下巴。

  礼部侍郎再接再厉,义愤填膺的模样:“皇上,臣也认为,万顷土地,对比他们占据的土地而言,还是太少了。应该规定,他们不得乱开寺庙,随意收取百姓的供奉土地。”

  皇上眨巴眨巴眼睛,迷瞪眼看他。

  徐景珩/礼部尚书:“!!!”可以,礼部也出来人才了。

  礼部左侍郎,何孟春,皇上老师杨慎的好友,今年五十岁,前一届内阁李东阳门下学生,生平以气节自许,学问赅博,最喜欢讲学,还医术精湛。

  因为人在礼部,平时对上下古今、时事得失等等,都喜欢评议一番,和礼部尚书一样动不动拿“礼”压人,可他对上皇上,那立马转变策略。

  就见何孟春一副和皇上同仇敌忾的架势:“皇上,万物存在皆有道理。佛门和道门,百姓的信仰所在,但他们恃宠而骄,不乖乖。朝廷应该多多利用他们。等秋天的时候,蒙古僧人来北京,就要他们接待,还不给他们俸禄。”

  小娃娃皇上一听,欢喜。大眼睛定定地看着他,开口:“何孟春也去奥斯曼?”

  何孟春更欢喜,皇上还记得他的名字!何孟春连连点头:“皇上,臣也在去奥斯曼的名单上,臣自愿去,因为要对道路等等尽可能规划详细,大约定在初夏出发,过完清明节。”

  皇上眼神儿询问。

  何孟春笑的恭敬讨巧:“皇上,臣等考虑,多一点时间学习一些西方国家的语言。清明节过后出发,北方完全冰雪消融,草木青青,给先人祭祀扫墓一番再走,安心上路。”

  小娃娃表示明白,瞧着何孟春身上生命力旺盛,人也有力气,放下心来。

  又记起来地图上说的,奥斯曼很远,满脸关切地嘱咐:“去奥斯曼,要好好的。尽快回来啊。”

  何孟春蓦地心里一热,郑重保证:“皇上放心,臣等一定一个不缺地回来,尽快回来。”

  小娃娃点脑袋:“北京的僧人道人帮忙招待蒙古僧人,要给俸禄,做得好,有赏赐。”

  小娃娃非常英明,做事就要给俸禄,做得好就要给赏赐,不喜欢归不喜欢,不能乱处罚人。

  何孟春一愣,明白皇上的话,胸腔鼓动,重重地答应一声:“臣遵旨。”

  我也不喜欢很多人不懂礼仪,我平时只能多教导教导人,却不能不搭理,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何孟春觉得,这辈子遇到皇上如此明君,即使“苏武牧羊”也值得了。

  礼部的任务完成,小娃娃·朱载垣,大明皇帝,满身“威仪”地接见北京城的四大道观观主,六大寺庙的主持高僧。

  “要乖乖啊。秋天蒙古高僧来北京,接待好,朕有赏赐哦。”皇上自觉礼部尚书言之有理,他们也是大明子民,应该关心。

  十个僧人道人,因为皇上土地改革烧到自家,家家大放血,就想闹一场,结果,胳膊拧不过大腿儿,今天还因为皇上对佛道的不喜欢委屈,可这一听皇上的话,立马又感动。

  “阿弥陀佛。老衲感谢皇上关心,一定做好接待事宜。”

  “无量天尊。老道感谢皇上关心,一定配合做好接待事宜。”

  皇上满意。

  满意的皇上,特大方地赐给各位出家人袈裟和道袍,赏赐每个人一千两银子,圆满完成今儿过节的所有流程。

  换上一身宝石红的民间小公子服饰,和美美指挥使一起高高兴兴地逛庙会,西山的几个老寺庙,要去看;礼部尚书说的,永乐大帝的龙兴之地,也要去看。

  一份荠菜春饼,两颗糖葫芦,一碗樱桃奶酪,小肚子吃的圆圆,开始买买买。

  先一步来到京城的吐鲁番使节摆摊吆喝,蒙古的木雕刻,匕首,喜欢,买。

  特邀来京的西南四省手艺人,现场制作的鬼面具、紫藤串儿、银铃铛……都买。

  听说书先生大说特说黄土高原的打醮活动,兴奋地拍手鼓掌:“好!好!”

  晚上回去的时候,记起来一个小事。

  “西南四省的土司来北京,要见啊?”

  徐景珩:“皇上要见,是他们的荣幸。西南没有官员,部落土司就是统治西南地方的人。”

  皇上困倦的眼睛微微睁开:“西南没有官员?”

  徐景珩因为皇上的敏锐,笑:“西南地方特殊,世袭的土司统治那里,加上山岭林子多,一直不好派流官。但是朝廷花了百年时间扶持西南读书人,现在,到可以派遣官员的时候了。”

  皇上直觉:“不乖乖啊?”

  “不乖乖。皇上派一个镇得住的官员去,臣建议,彭泽吧。当年,彭泽和杨阁老、王琼、王守仁……斗来斗去的,无所谓是非对错,清流和实干派,理学和心学,皇上不管他们斗法,只管给他们事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