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第95节(1 / 2)





  查处贪污,整顿官场风气,可以看做是打压科举士人,也是给工匠们出头做出铺垫。华夏士农工商几千年,如何要大明从上到下一下子接受?大明的读书人不答应,大明的工匠们也立不起来……

  宵禁时间已过,夏言不好出府,干脆就住在费阁老的家里。夏言一夜里都没有睡好,脑袋里翻江倒海的闹腾不休,第二天起来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武定侯精神焕发,领着手下的兵将们,和户部人员一起,从顺天府开始清查土地,也算是再一次清查人口。就好像费阁老说的那般,朝堂上做出决定,诏书颁发全国,光路上的时间就要半个月,等各地方按照命令清查完毕,那至少是大半年后。

  而在这大半年里,还会因为这个事情引发其他各种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

  内阁六部九卿一起商议,如何处理瞒报土地、挂名土地的问题。科举士人不是勋贵外戚,勋贵外戚就那一伙儿人,土地多,人口少,摁住主要的几个就可行,反正怎么处罚也饿不着他们。可是科举士人,万一哪个家贫,你再一罚,罚的他无法维持生计,这如何办?

  而且科举士人多,遍布乡村府县。还都是读书人,一张嘴巴,一支笔,看似不成事吧,可他们能鼓动其他人啊。朝廷首先要做的是,稳住读书人的心。

  还有《大明律》的修订,还有工匠们要出头,该怎么出头,可以到哪一步?内阁六部九卿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皇上天天按部就班地学习练功,处理要紧政务。大明的读书人闻风骚动,工匠们因为皇上的一道命令,泪水涟涟。

  读书人可以安抚讲道理。可你要工匠们埋头做活儿行,写书?就是他们识字,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其中的道理。

  章怀秀对此感触太深。

  章怀秀和王文素,当世最好的算法大家一起翻译西洋数学,就感觉头疼,胃痛,胸口疼。光王文素的一本《算学宝鉴》就能看疯他。他和王文素说:“这个定理,我们直接写太麻烦,我们用符号代替。比如这个‘勾三股四玄五’,这样,用字母一代替,多清晰?”

  王文素小老头白眼一翻:“我们大明岂能用西洋字母?”

  章怀秀两眼发直:“那你设计一个符号,成不?”

  王文素勉强同意,满脸警惕地看着他:“如此大事,你我一起设计符号,统一大明算法中的各种原理定理,有皇上定夺。记得,要结合风水八卦天文地理。”

  章怀秀:“!!!”咬牙抱着《白猿献三光图》《易经》等等等等书籍,硬啃。

  工部的工官们因为章怀秀是皇上的伴读,也觉得他平时为人和气,都找来。章怀秀一听他们要写书,当时那个激动啊,呱呱呱好一通建议。

  “比如那当年,神奇工匠易开占修建嘉峪关,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物经过他的计算,可以将用工和用料计算无误,尤其是方砖可以精确到个位数,甚至一块不多一块不少非常节省建筑材料。这个计算,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有过程吗?这就是写书……”

  徐杲不明所以:“易家的祖传测法,如何能写下来给外人知道?”

  章怀秀眨巴眼睛:“……现在不是要打破家传,建学院,教导学子们?”

  徐杲一腔骨气:“那是我们徐家。易家的算法,有易家做主。而且我们做计算,一般都是心算,算盘算,从不写下来。”

  章怀秀:“!!!”不死心·章怀秀:“就没有一点笔墨留下来吗?那么大的计算量。”

  章怀秀想都不敢想,华夏老祖先们都是神仙投胎不成?可是徐杲觉得,章怀秀才是奇怪的怪人。

  “章工官,嘉峪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建设,在现在有难度,在当时更是。那个时候,嘉峪关周围,一片荒漠地下水源补给都没有,地下打井,所有材料就地取材,建筑用砖现场烧制。易家这些工匠,都有军队监工,大兵们日子也苦,就盘剥工匠,刁难、责罚、敲诈勒索……就是想写下来,也没有笔墨纸砚,没有那个条件。”

  章怀秀眼睛瞪圆。

  嘉峪关,长度达到一万五千里,人类军事防御工程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经过易开占的计算,千辛万苦完成城楼主体部分,最终竣工,仅仅多一块砖。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能够将数据整合到如此地步,堪称一个奇迹。在有计算机的后世,也不一定能做到如此周密。

  可是,大明的工匠认为,这都是应该的,这就是做工匠的本分,这哪里算是知识?

  章怀秀内心崩溃,抱着徐杲浑身沮丧。徐杲就担心他,大着胆子说道:“章工官在皇上跟前做伴读,还如此热衷于工匠之事,吾等感动于心。但章工官的主要职责是陪伴皇上,正务不能荒废,更不能太不注意礼仪……”

  章怀秀想晕。

  章怀秀打起来精神,学着太~祖皇帝大大方方地,用大白话写一个章程给皇上。皇上看完,揉揉眼睛,看着眼前的,春秋墨子的《墨经》,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北魏的《齐民要术》、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大唐《营缮令》,宋朝的《营造法式》,元朝的《经世大典》。

  元代疆域扩大,东西方的佛教与伊斯~兰教建筑技术大量涌入中原,与华夏传统建筑布局、技艺融合,居然没有书籍留下来。元朝大家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等,只有三本《算学启蒙》《四元玉鉴》《授时历》。

  皇上语气沉重:“大明要写书。”

  老师伴读玩伴们一起重重点头,大明要吸取教训,多给后人留些东西。

  皇上看他们一眼:“大明目前没有一本营造方面的书。”

  老师伴读玩伴们一起惭愧。

  皇上:“北京城的天文观测台已经荒废。”

  老师伴读玩伴们一起低头。

  皇上小胖脸严肃:“都去帮忙写书。厨师、裁缝、马船、医术等等,都属于工科,都写书。”

  老师伴读玩伴们:“!!!”一个看一个,唐伯虎鼓起勇气问道:“皇上,医术也算?”

  皇上的小胖脸更板:“医术当然算。医术除了诊脉,还有外伤包扎救治。”

  !!!

  老师伴读玩伴们不敢吱声,麻利地下去。

  他们也不懂这些,虽然平时因为爱好略有研究,那就是一个雅兴。他们也知道皇上的意思,有他们跟下去,就是一个态度,也是一个学习帮忙。

  汉朝阳城延,北魏李冲、蒋少游,隋朝宇文恺,唐朝阎立德……将作大匠,都没有书籍留下来,都是家传,传着传着,这技艺就失传了。不说人,宋朝那本《木经》都失传。

  再想想墨子和他的弟子,写了那么多书,就保存下来一个残本,就更是遗憾。

  皇上心里头遗憾。可皇上看着面前厚厚的一堆书籍,皇上也想晕。皇上跟着徐景珩学习,三百六十行都学一个入门,要看什么书都不难,可这么多书啊!!!

  皇上吸吸小鼻子,安慰自己,未来的后人要学习更多的书,朕要工匠们写多多的书!

  “做皇帝难啊,徐景珩。朱载垣要罢工。”皇上在心里委屈,打开建筑方面最全面的书籍《营造法式》,皱着小眉头开始阅读。

  太~祖皇帝一干鬼鬼们,看着皇上专心致志读书的模样,老怀大慰。实在是,这些书本儿,太吓人。

  这三天,他们跟着皇上看完一本《寰宇通志》,还有一些关于大明十三布政司图、九边图、漕运图、海运图、藩国地理图……的书籍地图,看得头晕眼花。

  皇上还说只等出洋的人回来,制一个大圆球的全球图。又说如今大明的印刷术、造船术、航海术、水利工程等等方面都有新的成就,他都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