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鼠有鼠道,郑旺得知女儿进了东宁伯府之后,学习规矩,最后被伯父小姐看中,去了书房侍奉笔墨,小姐赐名金莲。

  就这样,旺女儿成了郑金莲。

  再之后,不知为何,东宁伯府将郑金莲作为礼物,送到了沈通政的府邸。

  大明通政司是情报机构,锦衣卫是搞大案子,通政司则是事情无论巨细,类似粮食和蔬菜的价格等,皆报给皇上知晓,倘若民间有什么案子,或者百姓要举报官员,皆可以通过通政司。

  所以,通政司是直达圣听的部门,东宁伯府都忌惮通政司。

  至于为何将家里美婢送给通政司通政使沈大人的家,传达消息的人也不知道。

  郑旺于是盯上了沈通政府邸,打听之后,得知沈通政将郑金莲送入了宫廷!

  发达了!

  郑旺心想,传说皇宫里马桶都是金子做的,女儿在宫里当差事,我要她偷个金马桶出来,以还给我这个当父亲的养育之恩,不过分吧?

  郑旺是个善于钻营之人,否则他一个饭桶不会在军里混了这么多年军余还没有被裁掉。

  郑旺把破家全部典当了,连不到二十出头的老婆也卖了换钱,凑了一笔钱,伙同两个酒肉朋友——锦衣卫舍余(舍余也是临时工)妥刚和妥洪两个兄弟,走了一个在乾清宫当内使的底层宦官刘山的路子。

  刘山虽然官职低微,内使只有九品,连太监都算不上,但是刘山在乾清宫是效力于御前的,经常见到弘治帝和张皇后。

  弘治帝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人,六宫无妃。

  刘山得了银子,问:“你女儿叫什么名字?”

  郑旺说道:“郑金莲。”

  刘山:“宫里叫金莲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仔细一点,体貌特征什么的说清楚。”

  郑旺说道:“我女儿命大,小时候出痘,烧了七天七夜,活下来了,右边肋骨下有一片出痘的疤痕。还有,我有一回喝多了,提茶壶的时候不小心,泼在她的背脊上,背上留下烫伤的疤痕。”

  过了几日,刘山带来好消息:郑金莲居然在张皇后跟前当差了!皇后很喜欢她。

  郑旺狂喜万分,写了一封声泪俱下的悔过信,并托付刘山捎带一些家乡土物吃食等物给女儿。

  又过了几天,刘山从宫里带出来一些布匹、衣服、靴子,说是郑金莲回赠给父亲的。

  一来二去,父女通过刘山重新走动起来了。

  张皇后生下嫡子朱厚照,并且不到一岁就封了太子。

  但是刘山却对郑旺说,太子朱厚照其实你女儿生的,记在张皇后名下而已。

  郑旺起初不信:弘治帝六宫无妃,只守着张皇后一人,张家得以鸡犬升天,两个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都封了侯爵,风光无限。

  此事人尽皆知,世人无不赞扬弘治帝专情,一人一世一双人。

  刘山说道:“皇上因前朝万贵妃之祸,最厌恶宠妃姬妾,但是张皇后生的长子夭折,迟迟没有怀孕,为了子嗣,张皇后就把金莲推到龙塌上,借腹生子。”

  “皇上担心金莲得子便猖狂,重复万贵妃之祸,于是没有给金莲任何名分,对外也只说是张皇后生的。”

  按照刘山的说法,弘治帝和张皇后想要帝后一人一世一双人的名声,也想要儿子,于是把温顺懦弱听话的金莲当成了生育工具,借腹生子。

  刘山叮嘱郑旺,此事是宫廷绝密,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对外张扬。

  我是太子的姥爷了!

  郑旺狂喜,他那里记得刘山的嘱咐?立刻发疯似的逢人就说太子是他外孙。

  由于帝后多年不育(不是不孕,张皇后怀过,也生过,但是都夭折了),借腹生子也很正常,毕竟无论太子生母是谁,张皇后都是他的嫡母,他只有一个母亲。

  人们纷纷给郑旺钱财奴婢,讨好他,就连皇室齐驸马家的儿子也听信谣言,送了郑旺一张豹子皮、一副镶嵌宝石的马鞍,以及一套罗纱衣。

  为什么送礼的物品那么清楚?

  因为郑旺得志便猖狂,送礼的人太多了,他觉得将来等太子长大或者登基了,一定要给这些人封官,他这个当姥爷的才体面呢,所以,无论什么人送礼,送了什么礼,他都偷偷记在本子里,编了一部书,叫做《聚宝历》!

  送礼的人并不知道郑旺会傻成这样,反正后来这事满城风雨,弘治帝下令东厂彻查此事时,东厂从郑旺那里翻出的《聚宝历》足足记载了六百多个人!

  东厂将刘山,郑旺,以及锦衣卫两个临时工妥刚和妥洪等人抓捕归案,由弘治帝亲自审问。

  郑旺大呼冤枉,反复说自己女儿是太子生母。

  张皇后把郑金莲送到东厂,当场脱衣验身,结果肋骨下并没有出痘过的疤痕,脊背也没有开水烫过的疤痕。

  郑旺说这个郑金莲是假的,根本不是他女儿。

  郑金莲大哭,说父亲收钱的时候认她这个女儿,如今下了大狱,就不忍她了,又道她十二岁时就被卖到东宁伯府当丫鬟,如今十来年过去,她的相貌已经不复昨日的黄毛丫头,故父亲不认识她。

  郑旺破口大骂:“呸!冒牌货!我生的女儿,化成灰都认得!”

  这就是明朝著名的“郑旺妖言案”,关系到正德帝的身世。

  最后主犯郑旺、宦官刘山、两个锦衣卫临时工妥刚和妥洪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判了死刑,其中,刘山死的最惨,是凌迟处死,活活剐了一千刀之后才砍头。

  其他传谣的、送礼的从犯也都判了杖刑和发配边关等徒刑。

  由于弘治帝早年被万贵妃迫害的原因,他大体是个善良心软的帝王,从他死后谥号为“孝”,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可是对于“郑旺妖言案”,弘治帝突然用了雷霆手段和凌迟等重刑,尤其是刘山被割了一千刀还没有死的惨状,当天围观行刑的群众纷纷胆寒,从此对“郑旺妖言案”三缄其口,不敢再公开谈论了。

  这也是为何死了好些人,沐朝夕却从未听过此事的原因。

  但是,嘉靖帝登基之后,陆炳掌控锦衣卫,许多尘封已久的案子和卷宗得以解密,陆炳手上甚至有郑旺写的《聚宝历》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