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1 / 2)





  【37】时间冲淡伤痛的前提……

  安静的人生经历很传奇,却又不带任何玄幻色彩,她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双手和头脑一点一点挣回来的。

  经历变故之后,她也抱怨过,绝望过,也曾在漫长的暗夜蒙着被子嚎啕大哭。只是,第二天洗了把脸,就迎着太阳重新出发了。

  扛着所有亲戚的反对,她毅然决然卖掉了父母留下的房子,支付完弟弟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昂贵费用,又把妹妹送去寄宿中学,同时申请了贫困助学金。

  而她自己,白天在培训机构上班,晚上做家教、写小说、指导别人写论文……凡是能用知识和专业技能赚钱的工作,她都做过。

  直到妹妹高中毕业,也开始写网文赚钱,她才重新拿起书本,短短两个月就成功上岸,考上了大学辅导员。

  当时,在几位面试者中,她是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的一个,原本机会渺茫,是她说的一段话打动了面试官。

  “早恋,叛逆,肄业,家庭变故,这些我都经历过。我想,我或许比那些一路顺风顺水的高材生更适合做一个‘辅导员’。”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一个和他们有着相似经历的老师可以更理解他们,更心疼他们,更愿意掏心掏肺地帮助他们。”

  “我或许不能向他们展示怎样才能成功,但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如何少走弯路。”

  “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像当初,我没有放弃我自己。”

  就这样,她拿到了这个岗位。同时也熬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阶段。

  在校工作期间,她攒够了足够五年的房租和生活开销,推掉了所有兼职,读完了在职硕士,今年正努力发表ssci,准备申请教育博士。

  她是个女强人吗?

  从性格来说,不是。

  安静老师的为人就像她的名字,安安静静,温声细语,就连走路都是不慌不忙的。

  从经历来看,似乎又是。

  她把别人刷剧、玩游戏、看小说、谈恋爱、睡懒觉的时间用来做兼职。

  当别人抱怨生活的不公,哀叹付出得不到回报,焦虑论文难搞、工作不顺的时候,她在埋头行动。

  开学第一次班会,她就对学生说过:“人之所以会焦虑,大抵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这种人往往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想完了就是做到了,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就会更加焦虑,如此恶性循环……倘若把焦虑的时间拿来行动,就会发现,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是你做不到的。”

  这段话被林呢喃记在备忘录里,成了她大学四年的座右铭。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安静老师才成了学生眼中会写诗,会教课,从容又优雅的人。

  “我会像她一样。”林呢喃说。

  “你会比她做得更好。”顾羽微笑道。

  “我会的。”林呢喃重复。

  她能感觉到,湖面上的迷雾正在消散,只要再从容一些,多爱自己一些,总有一天会走出这片沼泽,重新拥抱阳光和青草。

  下午要去医院复查。

  林呢喃有些紧张,如果身体指标还是不行,就得住院治疗,这是她先前答应顾羽的。

  医生看过检查单,欣慰地说:“这周恢复得不错,如果能继续保持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停药了。”

  顾羽比林呢喃还高兴,当着医生的面就把林呢喃抱住,亲了一大口。

  外面等着叫号的患者都蒙了:确定这是精神科,不是妇产科之类的吧?

  一切都在变好。

  回家路上,顾羽接了个电话。

  他的脸色有一瞬间的凝重,又很快恢复正常,如果不是林呢喃一直专注地看着他,一定发现不了。

  “公司打来的?”林呢喃问。

  “嗯。”顾羽含混地应了一声。

  林呢喃没再追问,转而跟他商量起“团建”的事。

  《少年时》虽然拍完了,工作群却没解散,小伙伴们打算趁着过年敲顾羽一笔,公款旅游,提名最高的就是丽江、三亚、马尔代夫。

  “今年情况特殊,南边肯定是去不了了,挑个近点的。”顾羽面色如常地说。

  “那就去保定吃驴肉火烧,够近吧?”林呢喃配合地开着玩笑。

  “顺便去狼牙山滑个雪?”

  “这个可以有。”

  林呢喃发到群里,小伙伴们嗷嗷直叫。

  “帝王蟹级别的火烧吗?”

  “阿尔卑斯级别的滑雪场吗?”

  “有温泉桑拿大保健吗?”

  “……”

  林呢喃脸上始终挂着笑。

  顾羽发挥出影帝级演技,完美地藏起了满心的担忧。

  晚上,俩人破天荒没点外卖。

  顾羽下厨,一边百度一边手忙脚乱地做了里脊肉和南瓜汤。别说,味道还不错。

  林呢喃请木清扬过来吃。

  三个人的晚餐,过程还算和谐——如果忽略两个男人争宠式投喂的话。

  下了饭桌,就要谈正事了。

  林呢喃手臂一抱,二郎腿一翘,下巴朝顾羽扬了扬,“现在可以说了。”

  顾羽叹了口气。她把木清扬叫来的那一刻,他就猜到她知道了。

  木清扬也猜到了。

  想到林呢喃,到口的话又吞了回去。

  反倒是林呢喃,干脆地问:“是不是没过审?”

  顾羽沉默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

  木清扬心头一紧,下意识扶住林呢喃。

  意外地,林呢喃很平静,“意料之中,并不奇怪。”

  顾羽和木清扬的表情堪称惊奇。

  俩人一个憋了一路,反复组织着措辞,一个小心翼翼,想问又不敢,无非是担心刺激到她,到头来,她反倒成了最镇定的那个。

  林呢喃自己也没想到。

  就在一周前,《少年时》还是她唯一的动力、全部的希望、最大的精神支柱。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想过,倘若《少年时》没办法做出来,她会不会彻底崩溃。

  直到此刻,坏消息来了,预想中“天塌下来”的感觉并没有出现。相反,她很理智,第一反应不是难过,而是理性地分析原因。

  这一次,她没有被无法自控的情绪左右,那种心脏漏跳一拍,失去五感,宛如灵魂出窍的撕裂感也没找上她。

  林呢喃终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的病在好转。

  顾羽松了口气,安慰道:“其实问题不大,加几个生活化的镜头,突出一下正向价值观,未必没有机会。”

  接下来,话题就围绕着《少年时》展开了。

  聊着聊着,最后决定趁着过年的机会去趟木清扬的老家,补拍几个镜头,顺便团建。

  小伙伴们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