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四章 边关来的老妇人(二更)(1 / 2)


深更半夜被火光惊醒,起来看热闹的百姓刚刚睡下,再度被吵醒。

这一回,是京城大街上,马蹄疾奔的声音。

在大火喧嚣过后,京城的夜,比以往每一个时候都要安静。

这种安静,如同破晓前最黑暗的那段时间。

安静中,隐藏着惊人的爆发力。

仿佛只要有一根火线,便会炸出大团的火与热,让人炫目灼烧。

这马蹄之声,便是这样一根火线。

有好奇心重的百姓,透过临街的窗户朝外看去,被一箭射过窗子,箭羽直直插入人的胸口。

一箭毙命,却不知找谁说理去。

屋中女眷恐怖地尖叫起来,紧接着是哀哭,在夜色中格外骇人。

却没有人敢去查看一眼。

临街百姓连忙把窗户关牢,不敢再有半点好奇。

他们瑟瑟地蜷缩在高大的桌子底下,或者是衣柜下方,就是不敢对着窗子。

唯恐窗外再飞进箭矢,连死都不知道找谁报仇。

这样一支嚣张霸道的军队,不仅在深夜调动,还私自射杀百姓。

京兆尹府、龙骑营、城防军,乃至是各公侯府邸,却半点动静也没有。

或许这支半夜调动的军队,正是其中的某一支。

敏锐的人都嗅到了,某种不安的气息。

京城,恐怕要变天了……

婴孩的哭声哇哇地响起,很快变成低低的呜咽,似乎被怕事的父母掩住了嘴。

在这样人心惶惶的夜里,他们生怕这种哭声,会引来更多的灾祸。

一直到天色微亮,有龙骑营的小队士兵,手上高举令旗,在空无一人的长街上高声传令。

“京中混入盗匪作乱,平民百姓在家中等待乱事平定,不可私自出门!有违此令者,若被流寇所伤,后果自负!”

同样的一段话,在城中大街小巷来来去去地传播。

所以畏缩在家中的百姓,都清晰地听到了这话,却无人敢发出任何动静。

整座京城,一夜之间彷如死城。

家住得离龙府近的人,竟听到府中一个老者的哭喊,斥骂龙威不孝儿孙。

平头百姓哪敢再听下去?

只是借着龙府朝天升起的黑烟,悄悄地生起灶火,给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儿煮一点热饭。

那些闭门在家观望的百姓,最终经受不住饥饿,慢慢地开始生火做饭……

“熟了熟了,快把灶火灭了吧!”

一户小巷里的平民人家,孩子爹探出头在院子一望——

除了龙府附近的几家,借着黑烟混淆视听做起饭来,其余的人家几乎没冒出什么炊烟来。

他一下子便觉得,自己生火的炊烟太过显眼了,连忙命灶前的年轻妇人把火灭了。

“娃儿还小呢,这吃了生米不消化,若是病了连个大夫都不能出门找,可如何是好?”

那年轻妇人犹犹豫豫不肯灭火,只想着多烧一会儿,锅里的粥便能煮熟一些。

起码也要煮个八成熟,不至于把孩子的身子吃坏。

在她身旁,一个小小的孩子戴着虎头帽,苍白着脸,一双大眼睛眼巴巴地看着锅里。

这顿饭原是一大早就该煮好的,可是他爹娘怕引来注目,一直拖到现在才煮。

把孩子饿得不得了。

孩子爹又探出头去,朝外看了一眼。

他既不舍得孩子生病,又怕这炊烟多燃一会儿,他们全家都要倒霉。

“你快一些,再快一些啊!”

他只能催促着年轻妇人快点煮粥,可是灶堂里的炉火不旺,妇人使劲扇火也不顶用。

孩子爹一着急,索性自己抢过了蒲扇,在灶前大力扇了起来。

“你留神外头的动静,要是听见脚步声,立刻告诉我灭火。”

“哎!”

妇人应了一声,习惯性地抱起孩子便要到院中去,顿了顿又把孩子放了下来。

而后一个人踮起脚,小心翼翼地到院中,留意外头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