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2 / 2)


直无事生非的西方新闻媒体立即利用了欧洲民众的心态,在报道中大肆猜测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虽然在印度政府、共和国政府、美国政府等有发言权的政府均没就发表与鲁拉贾帕尼死因有关的消息,但是西方新闻媒体仍然能够借题发挥,纷纷猜测,是不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

直到月万日,印度政府率先公布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西方新闻媒体才没胡乱猜测。

虽然印度政府在公布的消息中没有明确提到鲁拉贾帕尼到底是怎么死的,但是提到了鲁拉贾帕尼身亡的时候,共和国军队已经攻占了布罗奇,并且在布罗奇城区了展开了大规模拙捕行动。

这下,矛头直接指向了共和国。

西方新闻媒体借此大做文章,认为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而且在布罗奇展开大规模接捕行动就是针对鲁拉贾帕尼。

在印度政府发表消息后大约2个小时,共和国政府也发表了相关消息。

与印度政府发布的消息相比,共和国政府发布的消息更有说服力,因为不但公布了鲁拉贾帕尼身亡现场的大量照片,被俘卫队成员的口供。战斗现场的录象,还公布了当地居民的证词。让西方新闻媒体有点、想不通的是,共和国在发起舆论反击的时候。直言不讳的提到了在布罗奇进行大规模搜捕就是针对鲁拉贾帕尼,而且共和国还发出了高达旦凹万元的悬赏。当然,发表消息的时候,拿到赏金的印度人也出现在了新闻现场,亲口向全世界的记者讲述了事发过程。至于这名印度人会不会回到印度,恐怕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四万元足够他与他的家人在共和国舒舒服服的过上一辈子了。

随后,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公开邀请其他国家记者前往布罗奇采访。

虽然还有部分西方新闻媒体质疑共和国政府操纵证据与证人,编造了鲁拉贾帕尼被印度人炸死的虚假经过,但是在印度政府迟迟不肯发表针对性的消息,美国政府也保持沉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西方新闻媒体不再关注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说白了。果真是共和国军队蓄意炸死了鲁拉贾帕尼,为什么还要公布针对鲁拉贾帕尼的大规模搜捕行动,以及高达刃万元的悬赏呢?再说了,就算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又能怎么样?事发地点不在新德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布罗奇。共和国军队没有保护鲁拉贾帕尼个人安全的义务,而且鲁拉贾帕尼是敌对国领导人,只要在战场上相遇,共和国军队有一万个理由炸死鲁拉贾帕尼或者将其抓敌二证续炒作鲁拉贾的尼的死因,不但不能给西方新闻媒体口何好处。还会让观众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感到厌烦。

没有新闻,就得制造新闻。

不能炒作战略轰炸,不能炒作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西弃新闻媒体很快找到了下一个炒作的题材,那就是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结束。

这次,西方新闻媒体终于走对了路。

实际上,在西方新闻媒体醒悟过来之前。以半岛电视台为代表的中立新闻媒体就开始炒作与战争结束相关的新闻。当然。作为与删齐名的新闻机构,半岛电视台在大胆预测战争结束时间的同时,还重点报道了印度的政治情况。准确的说,是共和国在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到底是长期占领印度,还是让印度成立民选政府。

随着西方新闻媒体加入相关报道,“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与打手 战后的印度还会不会是个独立自主的印度”成为了全球观众最关注的两个话题。

相对而言,第一个话题没有多大争论。

西方新闻媒体普遍预测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数十万中国军人将回家过圣诞节。毫无疑问,西方新闻媒体搞错了一个概念。即圣诞节不是东方的节日,共和国的基督徒占总人口还不到鳃,更没有几个军人信耶稣。就算共和国军人能在新年到来前回家,也不走过圣诞节,而走过元旦节。

半岛电视台从一开始就认为战争不大可能在年内结束,但是肯定会在下年初结束,算上撤军的时间,半数以上的共和国军人能够在春节到来之前回到家里。如果共和国愿意承担印度战后重建的重任。其余的共和国军人大概要等到下一个春节才能与家人团圆。不管怎么样,大规模军事行动很快就会结束,战争也会很快结束。

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不由大规模军事行动决定,而是由印度的战后政治进程决定。

根据这个理论基础。半岛电视台大胆预测。口月底。最迟旧月初。得到共和国支持的印度临时政府就将在新德里成立,随后逐步接管占领区的工作。如果共和国打算让军人尽快回家与亲人团圆,就会同时为印度临时政府武装一支准军事力量,并且提供相应的培。在此期间,共和国肯定会为印度提供包括粮食、药品、日用化工品、衣服、家电在内的人道主义援助,稳定印度社会。提高临时政府在印度的地个与威信。为战后的正式大选,而且是民主大选打下基础。

照此推论,共和国将把印度还给印度人。由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

毫无疑问。半岛电视台的相关报道遭到了西方新闻媒体的一致驳斥,用删的报道来说,共和国投入数十万大军,以牺牲数千官兵、耗费数十万亿战争经费、损失巨额社会经济为代价,绝不会轻易放弃印度,更不会让印度成为印度人的印度。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删还罗列了许多证据,比如印度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而这些都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针对删的报道,半岛电视台一一做了反驳。所谓“印度自然资源丰富。”那也是总量而不是平均量,实际上,印度一直是资源进口大国,连自己的国民都满足不了,印度的资源再多也无法得到利用。

“劳动力充足。就更不是理由了,即便没有这场战争,印度也需要庞大的海外市场来消化其巨大的劳动力,而消费能力最强的中国市场,无疑是解决印度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中国确实需要印度的劳动力,而印度也需要中国的市场,两者是共生互存关系。不是录削关系。

在删与半岛电视台的“引导”下,印度战后政治体制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问题。

虽然各国政府暂时没有参与进来,但是大肆炒作的新闻媒体都知道,印度的战后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也不是印度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放弃印度的利益,均想从中获得好处。只要新闻炒起来了,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心,迟早会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或者说会让高度重视该问题的政府正式表态。只要有足够多的国家表态。中国政府就不可能在印度为所欲为。

很明显,西方新闻媒体用的是“激将法。”

报道的新闻负面性越大,越容易引起民众的重视。也就越容易激发民众进行讨论。只要民众参与进来。就能形成一股中国政府无法抗拒的力量,迫使中国政府在印度的战后问题上向全世界妥协。从而确保西方国家在印度的利益。

问题是,共和国政府一直没有发表任何椎关评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争只的间一直比较稳定的共和国民众也沉不住气了,纷纷通过网络发表相关看法。

毫无疑问,共和国的公民希望能够借此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